• <kbd id="iyigw"><tbody id="iyigw"></tbody></kbd>
    <ul id="iyigw"></ul>
  • <ul id="iyigw"></ul><th id="iyigw"><menu id="iyigw"></menu></th>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國內
    時政微觀察丨從總書記陜甘行,感悟“何以中國”
    2024-09-15  來源:央視新聞

    d4c安康新聞網

    秋到陜甘,青銅文化與渭河秋色在寶雞交相輝映,天水麥積山石窟在秋意中更顯古韻悠長。西北的豪邁交織秋日的寧靜,恰如黃河蘭州段,靜謐壯闊。d4c安康新聞網

    9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陜西省寶雞市和甘肅省天水市、蘭州市考察調研。考察中,總書記看何尊、觀石窟、望大河,一個重要關注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d4c安康新聞網

    寶雞,周秦王朝發祥于此,《周禮》《周易》等燦爛的文化經典孕育于此。1963年,西周青銅器何尊在這里出土。何尊的獨特重要價值體現在內底12行122字銘文上。銘文中的“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記錄。d4c安康新聞網

    9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在青銅器何尊前,總書記駐足凝望。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寶雞青銅器博物院。d4c安康新聞網

    何尊的主人,是周的宗室貴族何。在尊底有限的面積里,他記載了父輩和周成王的功績,及王對自己的告誡。其中提到周武王滅商后告祭于天,周成王遷都于洛邑,這里便是“天下的中心”,即“宅茲中國”。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何尊上的銘文“宅茲中國”d4c安康新聞網

    青銅器,幾乎與早期中華文明相伴而生。d4c安康新聞網

    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逨盤銘文記錄一部極簡西周史,堪稱“青銅史書”;四十三年逨鼎銘文還原了約2800年前的廉政故事;秦公镈銘文見證秦武公的開拓創新……灼灼青銅,銘刻著中華民族古老燦爛的文明密碼,是揭示早期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重要代表性物證,其背后蘊含的文明禮制影響至今。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被譽為“青銅史書”的逨盤d4c安康新聞網

    總書記細細端詳,意味深長地說:“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d4c安康新聞網

    要一代一代傳下去的,還有一處處文化遺產。d4c安康新聞網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敦煌莫高窟考察時強調,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珍貴文化遺產,“將這一世界文化遺產代代相傳”。5年后再到甘肅,總書記來到天水麥積山石窟,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仍是他的重點關切。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麥積山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d4c安康新聞網

    麥積山,坐落于層巒疊翠、景色靜幽、山川秀麗的隴山密林之中。1600多年前,十六國時期的能工巧匠,在其上開窟造像。密密麻麻的窟龕,經歷過戰亂、破壞、自然災害,濃縮著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實證資料。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考察。d4c安康新聞網

    從十六國后秦時期開始,此后的一千多年時間里,麥積山石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開鑿與重修,成就了古絲綢之路上的這顆璀璨明珠,也是中國石窟寺走向本土化、民族化,并逐步中國化的重要轉折點。d4c安康新聞網

    麥積山石窟栩栩如生的“薄肉塑”飛天和“東方微笑”泥塑,云岡石窟笑意盈盈、手捧各式樂器的“伎樂天”,龍門石窟融合南北風韻、以“秀骨清像”“褒衣博帶”聞世的優美造像……透過一座座石窟,不僅能看到美輪美奐的藝術造型,還能窺見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相得益彰。d4c安康新聞網

    中華文明從來不用單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認同和維護,就越會綿延不斷。d4c安康新聞網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此次總書記考察的麥積山石窟,是文明交流互鑒的一個生動注腳。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蘭州中山橋上遠眺黃河。d4c安康新聞網

    蘭州,總書記此次甘肅行的重要一站,也是唯一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d4c安康新聞網

    黃河,千百年來奔騰不息,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d4c安康新聞網

    黃河北岸,山西運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里孕育出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堯舜禹及夏朝先后建都于此,在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有重要地位。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運城博物館,邊看邊與工作人員交流。他強調:“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d4c安康新聞網

    黃河古都,河南安陽,數千年前的“禹河故道”流經之地。2022年10月,總書記來到位于安陽的殷墟遺址。觀摩青銅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在車馬坑展廳察看商代畜力車實物標本和道路遺跡……總書記感慨:“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從真正能證明我們的久遠歷史中來。”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9月9日,游客在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游覽。d4c安康新聞網

    因為黃河的賜予,我們擁有了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因為黃河桀驁不馴,我們的文化基因中有了更加堅韌的品質、更加超凡的智慧、更加鮮明的特色。d4c安康新聞網

    穿越風雨,歷盡滄桑。在總書記心中,黃河早已同中華民族的苦難輝煌扭結在了一起,錘煉出炎黃子孫的韌性、力量和精神,也為中華民族賡續發展注入不竭源泉。d4c安康新聞網

    在蘭州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弘揚黃河文化,傳承好歷史文脈和民族根脈。”d4c安康新聞網

    d4c安康新聞網

    △航拍黃河蘭州段d4c安康新聞網

    隴山蒼蒼,渭水泱泱,大河滔滔。d4c安康新聞網

    回望奔涌的歷史長流,是蹈海踏浪而來的文明記憶。d4c安康新聞網

    一個自信的民族、一個包容的民族、一個奮進的民族,創造了燦爛而輝煌的過去,也必將開創更加偉大而壯闊的未來。d4c安康新聞網

    是以中華,是以中國。d4c安康新聞網

    責編:周明|一審:許安|二審:孫妙鴻
    終審:張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国产又黄又爽无遮挡不要vip| jizz性欧美2| 成人永久免费高清|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日本国产乱码va在线观看|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色播影院性播免费看| 国产又粗又长又更又猛的视频 |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欧美成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嘘禁止想象免费观看|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免费床戏全程无遮挡在线观看|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产a免费观看| 福利视频导航网|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三级黄色录像片|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欧美一级ww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男女无遮挡毛片视频播放|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