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在陜西西咸新區召開。秦創原是陜西創新驅動發展總平臺,總窗口設在西部科技創新港和西咸新區,吸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各市參與,旨在進一步發揮全省科教優勢,集聚創新資源,促進科技、金融、產業、人才有機結合,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成果產業化步伐。會后舉行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授牌和簽約活動。
據了解,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聚焦創新鏈、產業鏈互動融合,加強現有的政策落地和需求政策的創新,推動創新資源開放聚集和優化,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在政策保障方面,圍繞建設兩鏈融合示范區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突出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構筑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等重點;在優化服務方面,組建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采取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行的模式,推動政產學研金的融合,建設科技經紀人、科學家+工程師和雙創三支隊伍;重點先行,制定揭榜掛帥、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工作指引。支持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先行先試,啟動部署了光子產業、新材料、半導體集成電路等兩鏈融合重點專項,支持陜西煤業、西北有色院等與西安交大對接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助力平臺建設。
陜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構建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為創新驅動加力加速,加快把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明確定位、聚焦突破,著眼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三大目標,加快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競爭力的高水平平臺。要著力打造市場化平臺,通過平等競爭、擇優組合,使科技成果和市場需求實現無縫聯接,努力走出一條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產業創新發展之路。要著力打造共享式平臺,力促平臺的各方參與者在科研設施、知識產權、產業集群共建共享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使各方各得其所、各取所需。要著力打造開放型平臺,深化與兄弟省區市對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增強創新要素集聚和創新發展輻射能力。要著力打造綜合性平臺,統籌好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現在與未來,完善從前端創新到終端產品的全鏈條功能。要大膽闖、大膽試,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在干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鞏固提升。要持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更好發揮政府和高校、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等作用。要持續激發人才活力,在留人引人、暢通渠道、促進流動、強化激勵、完善保障上下更大功夫,更好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要持續培育創新創業生態,打通省市(區)政府服務,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創新成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簽約活動現場共有30個項目集中簽約。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金堆城鉬業簽署先進稀有金屬材料創新聯合體協議,與中科微精、和其光電簽署光子產業創新聯合體協議。西咸新區管委會、西安交通大學與秦川機床、固高科技、陜西華遠動力分別簽署創新研發平臺建設協議,與銅川市、漢中市、安康市分別簽署區域協同創新項目合作協議。西咸新區管委會與西安交通大學特種材料增材制造、低溫液體膨脹機、柔性顯示材料與器件、高性能高壓直流繼電器等科研團隊簽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合作協議,與華為、商湯科技、卡斯柯、西安隆基材料簽署科技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合作協議,與路孚特金融科技信息服務集團、國中創投、清控科創、凱輝私募簽署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建設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