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郝家橋村好熱鬧。
從4月30日開始,以“紅色郝家橋 未來‘郝’鄉村”為主題的系列“郝”活動輪番上演。
在鑼鼓、秧歌的歡快節奏里,惠民“郝”美食、“郝”產品攤位前,羊肉面、蒸槐花、大紅棗讓游客垂涎不已;廣場舞龍、拔河比賽中,游客忘情加入其中,與村民互動;“五四”鄉村“郝”青年活動設置的“郝”廚藝、“郝”聲音、“郝”豐收等6個項目,讓年輕朋友在歡樂相會中,把這個陜北山村的假日氣氛推向高潮。
2021年9月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實地調研鄉村振興,同村民們親切交談,作出了“努力把郝家橋村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楷模”的重要指示。
帶著巨大的鼓舞和自豪,帶著各方的關心和支持,郝家橋村的黨員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傳承從“農村楷模”到“脫貧攻堅楷模”的歷史榮譽,全力向第三個“楷模”沖刺。
布局推進重點項目
“總書記來我們村,讓我們郝家橋人備感榮耀,倍增干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振喜說,“我們必須搶時間、搶進度,抓好落實。”
劉振喜和村干部的心思,天天都用在鄉村振興重點項目上。
在反復調研論證的基礎上,2022年春,綏德縣制定了郝家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規劃方案,明確提出,把郝家橋作為全縣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全力打造成為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樣板、全省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黃土高原丘陵區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區。在規劃中,對郝家橋提出了“紅色教育+培訓經濟+三產服務+果蔬產業”的發展思路,細化了村子發展的“三年計劃”和重點建設項目。
據介紹,推進郝家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重點項目涉及紅色旅游、旱作節水農業、生態治理等。
郝家橋人感恩關懷、珍惜機遇,用實干踐行囑托,用行動落實規劃。
“春節后,我們一直抓緊落實重點任務。”劉振喜說,“示范村建設的各項任務,都是我們推進鄉村振興的具體抓手,也是讓村民收入更高、生活更好的長遠抓手。早日完成任務,就能給鄉村振興打下好基礎。”
產業聚力“紅色山村”
4月11日下午,就在總書記來時給全村干部群眾發表深情講話的村互助幸福院前廣場上,共建“紅色郝家橋 未來‘郝’鄉村”啟動儀式暨鄉村振興產業運營項目簽約儀式正在舉行。
儀式上,榆林市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陜西中紅未來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從綏德縣委書記楊文慧手中接過了“紅色郝家橋 未來‘郝’鄉村”的旗幟,標志著郝家橋在鄉村振興征程上邁出了新的一步。
這次榆林市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郝家橋村簽約共建,是國有文旅企業推動鄉村振興的有益嘗試。據介紹,按照協議,共建將以“文化+”融合三產,以“七個郝”即“來郝家橋、到郝人家、憶郝故事、品郝美味、結郝親戚、帶郝產品、助郝鄉村”為重點,通過紅色文化資源創意轉化,提高文化附加值及經濟社會效益,吸引各方共同打造鄉村振興楷模村。
“我們4月11日進駐并啟動運營,10天后‘郝’家菜幸福餐廳迎來首批客人。隨后我們聯合共青團綏德縣委等多家單位開展了‘五一’假期系列‘郝’活動,吸引游客約2萬人。”李明說,“現在步入郝家橋,感受最大的就是‘變化’二字。”
郝家橋更新了、更美了,前景更好了。不止專業運營公司來了,在外的郝家橋人也回來了。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后,郝長雄決定回村創業。他在外打拼多年,現在打算承包村上的520畝山地——在退耕還林中由撂荒地初步改造成的林地,來搞巴杏種植。
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經過股東商定后,在2022年1月6日與郝長雄簽訂土地承包合同。隨后,郝長雄注冊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購買了各種機械,還與村里的養殖場簽訂了肥料購買合同。
與父輩不同,他想要搞現代化農業。前兩個月,就投進去了近百萬元。朋友勸他:“這就是個大‘窟窿’,你不敢再往進跳了!”而郝長雄堅定地說:“我有信心把這項事業做好。做好了,就能給郝家橋留下一山的綠色財富。”
郝長雄看好巴杏的市場前景,還計劃在杏樹林套種西瓜、中藥等,讓脫貧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過幾年,這里將成為郝家橋的又一張名片。”他站在山頭,望著杏樹苗滿懷憧憬地說。
黨旗輝映“美‘郝’生活”
這一個半月,“郝家小廚”的生意穩住了。
在村上過完2022年春節,當地有名的廚師郝長宏決定不走了,就在自家開農家樂。
2021年年初,村上發展鄉村旅游,鼓勵村民辦農家樂,但郝長宏猶豫了一年。在年夜飯飯桌上,家人的支持堅定了他的想法。小兒子甚至給農家樂起好了名字:“就叫‘郝家小廚’。”
村上給予大力支持,各種優惠政策及時到位。經過一番收拾和購置,3月中旬,“郝家小廚”在郝長宏自家的幾孔窯洞開業了,有的窯洞擺方桌,有的窯洞擺圓桌,還有的窯洞加了炕桌,連同院子,同時能接待四五十人。一個半月來,郝長宏拿手的“豬尾巴燉土雞”已經成了一道招牌菜,節假日里尤其受歡迎。
“‘五一’這幾天收入還可以。”5月5日,郝長宏告訴記者,“萬事開頭難,畢竟剛開始,后邊會更好些。”郝長宏對將來的生意很看好,他說他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更對郝家橋的發展前景有信心。
為郝長宏開辦農家樂沒少奔波的常晉乾,也為游客們近來給予的良好反響而感到欣慰。
常晉乾是榆林市生態環境局的一名“90后”干部,2021年6月被派駐到郝家橋村擔任第一書記。近一年來,他積極服務群眾,“有困難,找小常”已經成了不少村民的口頭禪。
“身為黨員,咱得知道為誰服務嘛!”常晉乾說,“今年春節之后特別忙,基本沒回過家。忙了好,忙了說明村上在發展。眼看著郝家橋朝著總書記叮囑的成為鄉村振興的楷模目標不斷前進,我由衷高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郝家橋村看望脫貧群眾時說,讓鄉親們過好光景,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共產黨就要把這件事情干好,不斷交上好答卷。
對此,劉振喜和村干部們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從1944年獲得陜甘寧邊區‘農村楷模’,到2021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我們村已經拿過兩個楷模,很有信心再拿第三個楷模。”劉振喜堅定地說,“我們也要把這件事情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