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秦創原總窗口建設啟動兩年多以來,全省各級各有關方面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人才為主力、市場為主導,緊緊圍繞秦創原建設,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
連日來,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省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聯合主辦,三秦網、秦聞客戶端承辦的“澎湃原動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紀實”網絡主題活動,深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空港新城、涇河新城、灃東新城、灃西新城,以秦創原為主線,全媒體呈現“原”上好風景。
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安居樂業“一站式”服務,為科技創新企業量身定做“管家式”服務模式......一項項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展現著創新驅動發展的澎湃動力。無論是在生產車間,還是服務中心,亦或是施工現場,西咸新區全面開啟“忙碌模式”,吹響高質量發展“沖鋒號”,共同勾勒出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建設畫卷。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唯有創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誠如陜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6月入駐能源金貿區,依靠自有的硬科技產品和秦創原政策支持,走出了一條從水泥行業向新型數字化智能制造企業轉型之路?康恼莿撔买寗樱蚱七^去的一切陳規陋習,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推倒重來,才能在行業發展中后來居上,并始終走在前列。
秦創原,如今已成為西咸新區的關鍵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這里,留在這里。正是有了這些企業的加入,西咸新區的活力源泉正持續迸發……
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是陜西的“責之重者”。
兩年多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逐步由勢轉能,取得了階段性實實在在的成效,受到了全省乃至全國、全球的廣泛關注。政策模式全面升級,政策疊加效應愈加凸顯;研發模式全面升級,企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催化模式全面升級,科技成果加快轉移轉化;人才模式全面升級,“第一資源”潛能加速釋放;服務模式全面升級,科創生態環境更加優化;示范模式全面升級,秦創原的帶動力、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提升......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區緊扣創新驅動發展主線,全力推動秦創原總窗口建設上臺階、出實效: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主體量質雙升;催化創新路徑聯通,產業創新活力迸發;突出創新生態優化,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注重創新格局協同,輻射帶動引領全省。截至目前,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207家,完成半年任務的108%;新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11個,完成半年任務的110%;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入庫2536家,完成半年任務的181%;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20.5億元,完成半年任務的134%。
踐行“初心”,贏得“比心”。
中央、省級主流網絡媒體記者以及三秦學生記者組成的采訪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知著西咸新區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發生的點滴變化,也深深地感受到各大新城的入駐企業由衷地點贊:“‘原’上風景正好”!
創新與創造是永恒的時代主題,也是發展接續不斷的恒久動力。著眼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扭住“科技成果轉化”這個根本性任務,努力形成更多科創項目、科創企業、科創產業。結合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年”活動安排部署,要堅定不移建好用好秦創原,進一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