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主題為“加強互利合作 實現共同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第四屆中國—中亞智庫論壇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
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戰略與地區研究所、哈薩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戰略研究所、塔吉克斯坦總統戰略研究中心和土庫曼斯坦外交部國際關系學院共同主辦,旨在落實2023年中國—中亞元首峰會成果的具體舉措。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趙志敏、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于駿、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戰略與地區研究所所長阿里波夫、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代理院長阿布杜哈利莫夫、烏茲別克斯坦外交部第一副部長阿洛耶夫等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出席并致辭。
趙志敏表示,中國堅定支持中亞國家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持各國維護本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堅定支持各國追求民族振興和團結自強,堅定支持各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在升級定型的中國—中亞機制推動下,雙方合作呈現出全面推進的良好勢頭。今年1月,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宣布建立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同中亞國家友好交往再添重大成果。
孫壯志認為,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30多年來,始終秉持睦鄰友好的交往原則,政治上平等相待,經貿投資不斷創歷史新高,在彼此核心利益上相互支持,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互學互鑒。中國—中亞合作機制建立后受到各方高度重視,影響力與日俱增,在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與中亞合作機制框架內設立的中國—中亞智庫論壇,對于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推動雙多邊務實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于駿表示,中國—中亞機制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中方愿同中亞國家共同努力,共享發展機遇,扎實推進“一帶一路”與五國發展戰略對接,不斷釋放經貿、產能、能源和礦產資源、交通、現代農業等領域合作潛力,積極打造綠色低碳、醫療衛生、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減貧等合作增長點,推進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阿里波夫表示,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中亞地區正成為全球互聯互通的重要環節。同中國開展合作,為中亞國家經濟增長、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動能。智庫交流合作是中國—中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中亞智庫論壇首次在中亞國家舉辦具有特殊意義。未來,中國和中亞五國智庫專家應集思廣益謀思路、群策群力聚共識,共同推出促進中國—中亞合作的具體建議和舉措。
阿布杜哈利莫夫認為,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理念相近。兩國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古絲綢之路見證了兩國人民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兩國關系的發展不僅是物質層面的,也是文化和精神層面的,后者有時更為重要。推進烏中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需要不斷拓展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智庫學者應加強兩國考古及歷史領域的研究與合作。
阿洛耶夫表示,當前,烏中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發展迅速。中國—中亞機制建設扎實推進,為雙邊各領域合作進一步發展以及中國與中亞五國共建“一帶一路”注入強勁動力。烏方積極支持“三大全球倡議”,將全面深化兩國各領域合作,推動烏中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穩致遠并結出豐碩果實。
本屆論壇設有“當前發展階段的中亞與中國:面向共同未來的伙伴關系”“未來經濟:數字化、創新和‘綠色’轉型”“發展運輸和物流合作及工業合作:實現共同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三個分論壇。來自中國和中亞五國政府、智庫、高校等機構的百余名代表,圍繞中國與中亞國家雙邊關系、中國—中亞合作機制、未來經濟形態和發展方向、運輸和物流合作及地區熱點等議題深入開展交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