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曾群
在2023年高考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之際,白河縣各鎮、村(社區)相繼舉辦溫馨又莊重的“集體升學禮”,引導廣大群眾喜事新辦,共同遏制“人情風”,讓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
近年來,白河縣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入手,堅持把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作為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用鄉風文明“軟實力”筑牢鄉村振興“硬環境”,繪就了一幅生態美、產業興、民風淳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移風易俗傳遞文明新風
走近雙豐鎮雙河村村委會路口,醒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長廊讓人眼前一亮,“孝老愛親、文明節儉、倡樹新風……”一幅幅墻體彩繪、一張張公益廣告、一條條宣傳標語讓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農村人情世故多,要一下子扭轉思想觀念很難,村(社區)要多加強宣傳引導,減少鋪張浪費。”“規定出來了,誰第一個帶頭很重要,村干部、黨員、鄉賢要爭作表率,將移風易俗工作往縱深推進。”在雙豐鎮雙河村文化廣場,一張方桌、幾條小板凳,駐村工作隊與村民們圍成同心圓,一起嘮家常、學法律、談變化、提建議。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婚喪事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白河縣下大力氣持續推動移風易俗,通過“健全機制、組織引領、群眾議事、村規管事、選樹典型、文明實踐”六項舉措促進鄉村基層治理,全面助推鄉村振興,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全縣11個鎮122個行政村(社區)完善群眾自治機制,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村村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形成人人監督、人人參與的氛圍。
環境整治扮靚鄉村顏值
6月以來,白河縣以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農村環境為目標,緊扣“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專項行動,以農村“五邊”為重點,掀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夏季戰役”熱潮。
初秋時節,天藍如湛,在卡子鎮陳莊社區,樹影斑駁,芳草茵茵,小村巷道干凈整潔,房前屋后利落有序,農舍庭院花香四溢、鳥鳴陣陣,讓人心曠神怡。陳莊社區只是白河縣“美麗鄉村 文明家園”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為有效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白河縣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通過村規民約推動落實保潔機制,落實門前“三包”,保持村莊環境干凈整潔。充分利用庭前院后廢棄空地,把閑置的農家院變成菜園、果園、花園,讓更多村民享受到和諧美麗的鄉村生活。
同時,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兌換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我通過參加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積累了65分文明實踐積分,還到文明實踐站兌換了生活用品。”陳莊社區居民錢永云樂呵呵地說。
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生活
8月22日,白河縣“浪漫七夕 一路‘郵’你”漢服文化推廣活動在河街廣場舉辦,眾多漢服愛好者們身著漢服,相聚于此,熱鬧非凡。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該縣深入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結合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大力開展送春聯、文藝大展演、戲曲進鄉村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縣共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100余場次、各類文明實踐活動800余場次。
如今的白河大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村村搭建起鄉村文化大舞臺,籃球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為廣大群眾提供“文化有陣地、娛樂有設施、健身有場所、活動有保障”的生活環境,極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