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琪
今年以來,白河縣雙豐鎮人大積極貫徹落實全省“三個年”活動,全鎮各級人大代表奔赴一線,深入群眾,實時展現代表“72變”,積極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連續幾天的大雨,現在天晴了,土壤飽和度高,土質疏松,極易發生滑坡,大家出行一定要注意。”
“李家坡路口大面積山體滑坡,目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現在正在疏通人行通道,現場有安全員引導限時通行,大家一定注意安全。”鎮人大代表、社區黨支部書記蔡迪軍一大早就在微信群里編輯消息通知。
前段時間連續幾天的大雨讓他一直揪著心。天氣轉晴,就很容易發生滑坡。一連幾天,他帶領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小組長、網格員等化身“勤務兵”,每天實地查看監測,站崗放哨,發現隱患立即上報。連續幾天的東奔西走、日夜奮戰沒有讓他覺得身心疲憊。他說:“我是代表、是支書、是家長,更是這個社區的大管家,群眾利益無小事,我要為每一位老百姓負責,他們放心我才安心。”
“我們樓上住戶家里漏水,現在水流到我家衛生間了,之前多次和他們溝通,都沒有處理,現在人也聯系不到了,這可怎么辦?”
“別著急,我們已經核實了,他們全家外出了,我也多次聯系他們,現在也做通了他們的思想工作,他們同意把鑰匙郵寄回來,我們馬上安排專人負責幫你處理。”
像這樣的矛盾糾紛,縣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王能山每天大概要解決4到5件,每月進站接待、走訪群眾累計收到20多件,對于調解,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這是王能山對化解矛盾糾紛的看法和做法。
近年來,雙豐鎮有近40名人大代表主動擔任調解員,積極參與信訪接待、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解等工作。各代表深入田間地頭,實地了解群眾的訴求、難處,確保人民的心聲和呼聲能及時傳上來,政府的政策及時傳下去,最大限度把各類矛盾問題發現在早、化解在小、解決在最基層。今年以來,雙豐鎮人大代表參與矛盾糾紛調處累計8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有力推動了雙豐鎮和諧穩定發展。
近年來,雙豐鎮縣、鎮人大代表,五星村黨支部書記項爾林,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積極帶頭示范引領。為了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他幾乎走遍了周邊市縣,到處考察調研,回來后,走訪群眾,聽取村民的建議和意見,通過大量走訪調研,與支部一班人確定了以“百畝茶園,十里飄香”為發展思路,決定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挨家挨戶做工作,動員農戶種茶葉,建茶廠,當年種植面積就達到百畝,目前茶園面積已近千畝,人均純收入增加500元以上。近幾年,全村還培育發展多家新市場主體:黃姜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00畝、林下種植魔芋100畝、花椒100畝、糧油種植示范園200畝,養雞10000羽、養羊2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