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方鳳玲
走進白河縣宋家鎮磨坪社區社區工廠,安康悅康源紡織品有限公司磨坪分公司生產車間里1條生產線正在運作,工人們正在拼接、壓線、訂下角標、洗標、開胸袋、打扣子……有條不紊地完成制作沖鋒衣的各道工序。
11月1日,宋家鎮引進安康悅康源紡織品有限公司,在磨坪社區新開社區工廠1家,目前設一條駱駝牌沖鋒衣生產線。據悉,該社區工廠總建筑面積達550平方米。
磨坪社區安置點是宋家鎮一個較大的移民搬遷安置點,共安置搬遷群眾158戶434人,其中有勞動力的搬遷人口124戶265人。
“樓上居住,樓下上班。我現在主要是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也無法外出務工,孩子上學后,在家閑著也沒有什么經濟收入,工廠開在家門口,試營業那天我就來上班了,孩子上學離廠子幾百米遠,在這上班既照顧了家里,又有了收入。”生產車間里,李青忙著訂洗標,提起每天能給孩子掙點零花錢她樂得合不攏嘴。
穿著工服,戴著防塵口罩,李青搖身變成職業工人。性格內向的她變得愛說愛笑了。
“就業是民生之基,收入是民生之本。我鎮積極拓寬搬遷群眾的就業渠道,讓‘錢袋子’鼓起來。近年來,宋家鎮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安康悅康源紡織品有限公司、安康麥哚毛絨玩具有限公司等企業進駐宋家,解決了400余名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問題,讓群眾實現就業顧家兩不誤。”宋家鎮政府鎮長何璽介紹。
“不用像以前跑到外邊去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一份輕松的工作,感覺挺不錯的。工資是按件計算的,做一件算一件,多勞多得,每天上班8至10小時,每天能掙到50至60元不等,月工資能拿到1500至1800元。”工廠“老師傅”胡明云說,現在離家近,平常還可以照顧家庭,很方便。
目前,像胡明云一樣,日均50至60元的工人有8個,40至50元的有7個,40元以下的有3個。
“這條生產線試營業這幾天,每天大概有18人上班,公司訂單充足穩定,因操作熟悉程度不同,每人每天數量不等,我們都是采用電子計件,科學便捷,節約時間。”安康悅康源紡織品有限公司磨坪分公司總經理陳建國說:“我們每月23日嚴格按照APP電子計件數量,按時足額撥付工人工資,絕不拖延。”
此外,宋家鎮還開展了足部修護師、電焊工、講解員、月嫂暨家政服務等各類實用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具體業務能力水平,有效提高群眾就業創業的競爭力與成功率。目前,2023年已培訓搬遷群眾278人次,實現穩崗就業人數400余人。
目前,宋家鎮已經建成運營16家社區工廠,帶動就業418人,月均增收1000元以上。下一步,宋家鎮將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和服務保障,落實各項扶持和激勵政策,力爭到2024年凈增社區工廠1家以上,讓更多的勞動者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