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謝良慧 胡曉蕾) 去年以來,白河縣財政局以“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為目標,突出成本管理,積極構建“事前成本核定、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評價”的績效成本管理機制,促進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
堅持事前評估,科學核定成本目標。在充分考慮政策依據、結合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財政困難的實際,突出考慮項目成本因素,制定印發《關于開展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和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強化預算管理,嚴格把控入庫關口。建立健全績效目標與預算資金“同步申報、同步審核、同步批復”的機制,細化績效目標申報內容,在“成本指標”中增設“單位成本”指標,按照“投入成本——產出數量——發揮效益”相匹配的原則申報預算績效目標,未通過績效成本審核的,不予安排預算;突出運行監測,全面控制績效成本。結合績效目標監控對項目績效成本進行監測和調控,對偏離績效成本目標的,及時預警、督導和糾偏,必要時調整支出預算;注重成本評價,提升績效管理水平。采取評分與評級相結合的形式,從單位自評到財政重點項目評價、從問題整改到結果運用,每個環節都把成本支出和控制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同時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部門考核和下年度預算安排掛鉤。
2023年,白河縣財政局制定支出標準38類368個,取消入庫項目153個2564萬元,32個自評項目3個重點項目成本指標扣分,白河成本績效管理機制被省財政廳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