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鑫鑫 李勝福 馬上 劉亞楠
“鏗鏗鏗……叮叮叮……”在漢濱區流水鎮流水碼頭一家名叫魚舍里的民宿里,老板單恒正在后廚備菜,老板娘劉佺在接待電話預定的客人,夫妻倆忙得不可開交。
2020年9月,這所民宿在夫妻倆的期待中開業運營。除了餐廳和10間精品民宿客房之外,還配備了花園庭院、燒烤區域等公共活動場所。談起自己的這處產業,單恒臉上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單恒原是鎮上衛生院放射科的大夫,喜歡做飯,夢想就是開一家民宿。2011年,流水鎮提出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他覺得機會來了,于是毅然辭去“鐵飯碗”到外地學廚藝。幾年間,他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交通越來越便利、環境越來越整潔、游客越來越多,全鎮面貌煥然一新。2018年,經過多方考察后,他決定借著全鎮發展鄉村旅游的東風,改造自家房屋開辦民宿,在裝修風格、就餐環境、游玩體驗等方面下了一番大功夫。
“全域旅游的提出、生態環境的利用和開發,讓流水鎮成為發展民宿的寶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到農村旅游,感受田園生活。我們家鄉山好水美人樸實,經營一家民宿有著大好前景。自民宿開業至今,節假日時天天都是爆滿,平時也是一場趕一場。第一年營業額就達到了80萬元。”單恒激動地說。
“民宿的收益還不錯,這是很好的發展項目,希望大家能參與進來,發展民宿產業,帶動全鎮的鄉村旅游。”談及未來,劉佺想要通過這樣的創業方式,帶動村上產業發展,和村民一起致富。
與魚舍里一起發展起來的還有學坊埡七里山居,它是一家集研學旅行、培訓輸出、藝術設計、產品展銷、非遺傳統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藝術民宿。前不久,安康學院藝術學院的35名學生來此采風寫生。
“這里把原生態的鄉村美景保留得很好,連山蔓延的綠色植被、秀美的湖邊景色,利于國畫寫生創作,我們很喜歡。”大三學生吳勝柳開心地說。
依托生態資源開辦的七里民宿,不僅帶動了鎮上的經濟發展,也增加了新的就業崗位,使綠色的生態資源成為群眾增收的“金飯碗”。
每天一大早,51歲的李純英就開始打掃房間衛生,等著下一撥游客入住。“我在這里幫忙做飯、打掃衛生、喂喂雞、喂喂魚、照看院子,跟干家務活差不多,一月3000元。離家也近,比之前外出打工好多了。”李純英說。
走在流水鎮環湖觀光步道,成片的茶園、干凈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茶園目前有1397畝,2017年底又建了1座2000平方米的文化茶樓、1處農家樂大院,接待各地游客。產業鏈延長了,周邊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他們通過土地流轉、在園區務工,人均可增收1000余元。”承英公司負責人劉艷茹介紹。
為打造全域旅游格局,流水鎮不斷優化完善古街基礎設施,提升古街旅游品牌。建設集鎮環湖觀光步道,美化亮化綠化集鎮各街道公路沿線,建設富有地方特色的小飯店、小民宿,規范提高住宿餐飲娛樂服務,打造鄉村旅游的樣板。
同時,該鎮做大做強茶葉、畜牧等主導產業,建成現代農業園區17個,其中環湖觀光線產業聯盟黨委以“承英農業園區”“周林農業園區”為主的茶葉產業園區,覆蓋3個村(社區)4700畝茶園,致力于打造“茶園+田園+樂園”三園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帶動發展民宿7家、吃住一體的農家樂30余家;庫遷路沿線產業聯盟黨委通過產業聯盟組團式發展采摘體驗園,走立體循環發展和高端民宿發展路線,吸引了“航天小鎮,優勝美地”和“星火傳奇”等招商引資康養項目;江南特色旅游線產業聯盟黨委精心規劃自駕休閑旅游度假線路,實行區域產業大戶跨區域帶動發展,目前漢天埡茶葉園區帶動新壩、碾坪兩村發展茶葉2000余畝,天銘園區帶動黃泥、馬泥兩村發展茶葉1500畝。
農村美不美、產業強不強、農民富不富,決定著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將以改革、創新、開放為動力,全力打造鎮域農旅、康養特色產業增長極,大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狠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走好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流水鎮黨委書記王杰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