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亭松 劉夢琪 周濬
“十四打春,最近這天氣再好不過,就是早上冷些,中午太陽好得很。”春寒料峭,一大早,漢濱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汪德義來到張灘鎮余灣社區糧油種植基地。
連片的麥田郁郁蔥蔥,葉面上零星霜凍尚未完全消融。汪德義和同事打開農業監測設備,采集數據、記錄信息、分析農情、研判對策。“從節前觀察和今天監測來看,小麥、油菜長勢好于去年同期,土壤墑情與去年同期相當,蟲情輕于去年。”汪德義說,廣大種植戶要充分利用當前有利天氣,加強小麥油菜田管,加快馬鈴薯播種進度。
新春伊始,漢濱區農技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察看小麥、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的苗情、蟲情、墑情,為種植戶提供精準技術服務,確保“藏糧于技”落到實處、農業生產開局良好。
專家講得仔細,農戶聽得認真。欣榮和勝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開平種植小麥100畝、油菜200畝,帶動種糧農民40多戶。今年胡開平計劃全面推行機械化,進一步提升糧食生產水平。“以前不懂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現在都掌握了,作為種植大戶,我們有責任加大宣傳和服務力度,帶動更多農戶種糧增收。”胡開平笑著說:“我種好了,農戶也能種好,種糧確實能增加收入了,全鎮全區的糧油產業自然就能更好地發展起來。”
管好糧袋子,端穩“菜籃子”。在建民街道月河新村鱗次櫛比的蔬菜大棚里,幼苗長出新葉,菜農精心管護,一派生機盎然。農技人員逐個大棚察看,指導整地起壟,現場解決問題。
“你的滴灌是彎的,水滴到一邊去了。”區農技推廣站高級農藝師張開軍一邊動手示范,一邊耐心講解。他建議把水管拉直鋪設,更好發揮滴灌作用。
作為全區蔬菜產業鏈主企業,目前天瑞塬公司已為6處蔬菜基地及產業聯盟30個村返租倒包農戶培育和儲備好種苗,并將全鏈條、全過程跟進服務,推動漢濱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天瑞塬產業基地負責人吳斌介紹:“目前,起壟、機耕、整地等工作已基本完成,等待氣候回暖,即刻安排工人將所有春苗移栽進地。”
2023年,漢濱區持續抓好“富硒食品+”產業鏈鏈長制,全面推進基地建設、標準升級、新品開發和品牌培育,以龍頭企業引領全產業鏈建設。區農技推廣站副站長黃長虹表示:“我們將持續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走近主體大戶,科學指導作物追肥、田間灌溉,做好病蟲害統防統治,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