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宋孝波 劉夢琪 梅杰
風和日麗,在漢濱區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番茄掛滿了枝頭。大棚內,數十名務工的村民正在忙著管護,迎接今年第一批多彩番茄的上市。
訂單分揀、打包裝車,滿滿兩車菜準備發往城區。剛剛忙完的胡婷顧不上喝一口水,徑直走向了多彩番茄大棚中,打開手機開始直播。她不僅僅是公司蔬菜銷售負責人,也是公司電商銷售主播。
“好產品要有好名字。特美瑞、夏日陽光、綠寶石、紅珍珠是我們多彩番茄的名字。再過10來天,歡迎大家來打卡。”對著屏幕,胡婷落落大方,展示出新農人的自信。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別小看這些五顏六色的‘小家伙’,在市場上能賣到15元一斤,還供不應求。”胡婷幽默風趣地說,“把直播開在種植基地里,讓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產品。”
說起多彩番茄,負責種植的技術員曹峰是行家里手。“目前我們通過對土壤病原體、氣候溫度分析,監測土壤病蟲害發生條件,從而通過噴灑微生物菌劑,從土壤源減少病蟲害發生,有效地提升了產品口感質量和無公害的效果。”曹峰俯下身子,認真地查看著果子的變化后說。
說話間,高級農藝師王文廣打來視頻電話,詳細地叮囑近期的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王文廣是安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蔬菜站站長,也是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專家指導團隊。
專家指導團隊通過智慧農業云平臺,查閱系統即時上傳的基地土壤檢測、蔬菜水肥一體化灌溉、病蟲害防治等信息,對基地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及植物的長勢情況一目了然。
“特別方便,一方面專家可以手把手教,另一方面讓基地插上科技翅膀,產業發展走上了‘高速路’。”曹峰說,他最大的感觸是,原來靠經驗判斷土壤及蔬菜長勢,現在依托現代科技,讓種田精細化、精準化,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更高、產品品質更優。
“科技是核心,人才是關鍵。天瑞塬生態農業公司采取‘園區+高校+科技+農戶’模式,為全區蔬菜產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對于未來農業園區的發展,忠誠村黨支部書記劉瑞紅信心滿滿。
經過幾年的發展,天瑞塬生態農業公司在多彩小番茄這一項種植上,就研究推廣新品種8個、新技術10項,種植面積16畝,預計年產值達40萬元,帶動10多戶農村富余勞動力增收。
“下一步,漢濱區積極謀劃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做優蔬菜產業,對接秦創原總平臺窗口,統籌科技人才、高校、科研機構和重點研究項目等資源,支持服務蔬菜產業,為全區蔬菜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賦能。”漢濱區科技局副局長張恒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