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3月29日,“相約古城西安·品茗陜茶一號”2023年漢濱春茶開園暨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走進西安市雁塔區。
活動當天,主會場設在西安市雁塔區,分會場分別設在相關涉茶鎮(辦),線上同步宣傳推介陜茶一號暨特色農產品,以及漢濱全域旅游(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并簽訂茶旅合作協議、“陜茶一號”營銷協議等。一項項協議的簽訂,不僅擘畫著漢濱茶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藍圖,更標志著茶旅融合、茶旅一體化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漢濱茶業歷史悠久,茶葉富含硒、鋅、多酚類等物質,口感清醇、品質優良。近年來,漢濱區立足富硒資源和“陜茶 1 號”品種優勢,加速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全面提升茶葉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區茶園總面積達到 21.04 萬畝,茶葉產量達到 9430噸,實現產值 19.5 億元。茶產業已成為推動漢濱區域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一片葉子如何發揮出更大能量?
漢濱以“轉方式、強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給出了回答。漢濱區圍繞“以茶促游、以游興茶、茶旅融合”的發展理念,深挖富硒資源,以“陜茶一號”特色品牌為抓手,建立“旅游+茶葉”新業態,將茶文化、體驗、觀光等散落的珍珠,串成斑斕的項鏈,讓茶香味飄出去,各地游客走進來。
春茶飄香時節,走進漢濱區大竹園鎮東旭茶莊,茶農們穿行在茶垅間,正在采摘茶葉,翠綠的牙尖很快就裝滿茶簍。在茶葉基地里,一批前來參加研學的學生正在體驗采茶的樂趣。
“現在每天平均來的游客就有三五百人,在我們的研學基地里,學生們可以體驗茶葉的采摘、加工、沖泡等全過程茶文化。”東旭茶莊負責人單林江告訴記者,結合當下旅游新模式,園區積極擴大經營范圍及規模,建設了網紅橋、彩虹滑道等特色娛樂設施,還打造30了多家民宿,一個“四季有花、茶花飄香、茶旅融合”的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園形象正在逐步明晰。
東旭茶莊的成功轉型只是漢濱區在推進茶旅融合的其中一個樣板,衍生出了研學交流、個性定制、加工體驗、沉浸感受等互動式新業態,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游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打造了一張茶旅融合“金名片”。
在漢濱區流水鎮承英生態農業園區里,店主劉艷茹在忙完4桌農家菜后,進賬超千元。來不及歇口氣,一家人又忙起茶葉加工。
“我們的園區以吃特色農家菜、游山水美景、購茶旅產品為發展路徑,如今,‘茶路’越走越寬,日子越過越紅火。”劉艷茹說。
近年來,流水鎮圍繞青山上的生態體驗、流水里的綜合服務、星空下休閑度假的布局,打造觀光、休閑、娛樂、運動、養生等旅游項目,推動鄉村產業體系建設,為流水農旅融合注入“新動能”。2023 年入庫鞏固銜接項目 36 個,入庫后扶、蘇陜協作項目 5 個,資金 3000 余萬元。該鎮環湖旅游觀光道路、集鎮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業園區配套建設等一批項目穩步有序推進,來此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承英生態農業園區在內的農家樂和民宿也愈加紅火。
“景區的知名度越來越大,來玩的人多了,我的園區升級為食宿一體的特色客棧,茶旅產品銷量也大增,一年的收入非常可觀。”該鎮其他茶農也紛紛追隨劉艷茹的腳步,開起了民宿、農家樂,變身“創業達人”。
目前,漢濱區正加速從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結合產業發展打造鄉村旅游業,以“有機茶種植、茶產品加工、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三產融合發展戰略,探索“茶產業+旅游”融合發展之路,從賣茶葉到“賣風景”,從“吃生態飯”到“吃茶旅飯”,漢濱區茶旅融合正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