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子新
今年以來,漢濱區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孝義善舉文明鄉風建設,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
理論宣講持續移風易俗
“有的農戶家里老人去世,擺宴席、請樂團,相互攀比,大操大辦……”日前,在漢濱區牛蹄鎮開展的文明實踐示范活動現場的理論宣講環節,區委黨校副校長陳茅用樸實的語言向群眾詮釋著新民風建設“孝義文化”的內涵。
“合療大家一定要繳納,這對我們健康是一份保障!”“入冬后村里紅白事多,大家要帶頭抵制‘無事酒’和大操大辦”……干部群眾坐在一起,圍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平安建設、人居環境和文明鄉風等工作各抒己見,這是在瀛湖鎮27個村(社區)開展的“院落會”。
近期,漢濱區委宣傳部牽頭分別在葉坪、牛蹄、晏壩等鎮,集中組織開展了10場“文藝演出+先進表彰+理論宣講+志愿服務+宣傳推介”的文明實踐示范活動,全面實施孝義善舉培育工程,深入開展“孝義新風進萬家”活動,持續深化新民風提升行動。目前,全區共組織開展區級專題示范活動18場次,鎮級示范活動35場次,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900余場次;以映前“講理論、講政策、講法規、講科普、講典型、講新風”的形式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507場,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0000余場次。
立德樹人建設精神高地
10月20日,漢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展示發布活動在金州廣場舉行,全國“最美志愿者”宋安平帶領志愿者代表集體宣誓,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我被表彰為晏壩鎮孝老愛親道德模范,非常高興。今后我將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11月17日,在漢濱區“濱濱有我 新十風”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活動走進晏壩鎮的現場,秦山廟村5組的周姿龍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完成第五屆漢濱區道德模范、漢濱好人正式候選人41人的初步評選,先后推薦安康好人、陜西好人、中國好人候選人12人。張學英、陳曦、李強、蔣鵬入選2023年第一期安康好人,洪紀橋入選第三季度陜西好人,推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1人、陜西省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1人、安康市新時代好少年候選人2名,發布2023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及提名獎47名。
區委文明辦組織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與387個村(社區)結對共建,持續深化“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十個一建設。各鎮街道先后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235個,開展道德評議510場,評出正面典型1500余個、反面典型20個、幫教轉化20例。
志愿服務夯實文明實踐
“作為一個志愿者,我也呼吁更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參與進來,傳遞志愿者精神,為安康文明建設貢獻力量。”自2021年開始,為農村留守老人、兒童以及殘疾人免費剪頭發,服務對象超3000人的志愿者龔甲超在全區志愿服務項目發布活動現場表示。
漢濱區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東風,優化配置政策宣講、文化文藝、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8+N”志愿服務隊伍,全區注冊招募志愿者8.9萬名、志愿服務組織722個,培育漢濱“志愿逢場”、“孝義瞧瞧九點半”“八點半幫您辦”和漢水“紅課堂”等優秀志愿服務品牌76個。通過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實現了服務項目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
利用“15分鐘文明實踐圈、三區文明實踐帶、城鎮文明實踐群”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組織經濟專家和技術人才,深入工廠企業幫助化解難題;組織田專家、土秀才俯身田間地頭,傳授種植、養殖技術,開展防返貧結對幫扶活動,實現幫紓困與幫發展同抓共進。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共建、活動共聯、隊伍共育”工作機制助力鄉村振興、城市文明、基層治理等經驗做法,已入選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