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亭松 梁小孟
2月8日,農歷臘月二十九。秦嶺腹地、高速路邊。漢濱區譚壩鎮松壩社區鹵味兒飄香、年味兒漸濃。
這一天,對于社區居民吳昌全而言,可謂雙喜臨門——告別煤氣罐,燃氣通到家,這是一喜;新灶新氣象,鹵肉備新年,這是二喜。
“我們已經安裝、檢測完畢,你可以點火了!”身著紅色工裝的技術人員對吳昌全說。
“嗒嗒嗒——嗒嗒嗒嗒”,一陣清脆的聲音過后,淡藍色的火焰從灶芯噴出,熊熊燃燒像藍色的花朵綻放。嶄新的灶具光可鑒人。透過火光,黑色面板上倒映吳昌全的笑臉清晰可見,“沒想到我們這深山里的人也能用上天然氣,真是前進了一大步。我準備好了雞腿、香腸、豬蹄子,還有好多肉。今天把它們全都鹵了!”
進步,其實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2023年初,燃氣通到社區那會兒,吳昌全用“智慧”的眼神持久觀望——怎么使用?怎么收費?安不安全?劃不劃算?……吳昌全心中的問號排了一長串。
△ 居民用天然氣做飯
每立方氣3塊8毛、比煤氣罐好用、有自閉閥安全可靠——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考察”,吳昌全終于下定決心:自己也要前進一步。
不到4000塊錢,還送燃氣灶和配件,包安裝到戶,包點火成功。這樣的實惠,吳昌全可不想再錯過。他掰著手指明算賬,“我打聽過好幾戶,過去家里做飯一個月用一罐氣110塊錢,現在用天然氣每月基本上就是20多塊錢。再也不用扛著煤氣罐吭哧吭哧上樓梯了。”
松壩社區是一個跨區域、綜合性集中安置社區,有1594戶5672人。社區群眾大多由周邊鎮村搬遷而來。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啟幸福新生活。社區持續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整治提升人居環境。目前,譚壩鎮松壩社區、譚壩社區、馬河社區已完成200多戶管道安裝,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用上了天然氣。
“推進氣化鄉鎮是建設和美鄉村、辦好民生實事的有力舉措。作為全區首個整體推進農村天然氣安裝使用的試點鎮,譚壩鎮按照‘政府統籌、部門指導、企業實施、鎮級負責、群眾自愿’原則,有序開展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農村群眾幸福感。”譚壩鎮副鎮長李世昌說。
落實燃氣下鄉要求,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漢濱區啟動鄉鎮燃氣工程項目。一期工程在譚壩鎮后溝村建成儲氣站1個,鋪設儲氣站至松壩、譚壩兩個社區的10公里管網,入戶管網已經安裝到位。
“從氣站日常巡檢到用戶末端維護,我們嚴格按標準執行,24小時服務,確保用氣安全。”安康中嘉能(漢濱)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惠生財說,二期項目大河、中原、沈壩等鎮燃氣工程正在加緊建設,爭取讓更多農村用戶早日用上安全、實惠的清潔能源。
漫步在松壩社區的主干道上,鹵肉的氣味由遠及近、隨風而至。深吸一口,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