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玲玲
“王支書,又帶領大家一起清掃道路了,現在社區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多虧有你們。”漢濱區關廟鎮沈家嶺社區居民沈女士感激地說,自從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以來,社區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得到了極大改善。
近年來,沈家嶺社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用實際行動不斷刷新社區“顏值”,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每周都能看到身穿紅色馬甲的黨員干部,穿梭在社區臟亂差的地方進行環境整治,不僅帶動了大家自覺參與的意識,更為群眾創造了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社區居民感慨地說。
沈家嶺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以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激發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的積極性。社區黨員干部帶頭示范,調動志愿者、群眾廣泛參與,聚焦“八清一改”整治目標,圍繞街面市場、村道小巷、農戶庭院等重點區域,常態化開展周二、周五集中清掃整治活動,做到環境衛生整治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同時,社區干部積極同轄區主街道商業門店及住戶開展《“門前四包”責任書》簽訂工作,進一步夯實了社區居民愛護環境衛生的責任意識。
“曾經的沈家嶺社區沒有規范的農貿市場,每天流動攤販只能沿街售賣,不僅存在交通安全隱患,還伴隨環境污染等問題。”沈家嶺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配套設施,關廟鎮沈家嶺社區積極爭取,精準治理,建成集蔬菜、水果、肉類、餐飲經營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農貿市場;并聯合鎮執法大隊、市場監管所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加強日常管控,竭力做好市場管理“后半篇文章”,累計勸導整治占道經營、出店經營、亂停亂放等行業亂象67人次,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的消費環境。
“現在,攤販終于不用四處擺攤了,我們買菜也更方便了,來回的道路更方便暢通,鄉村生活越來越美好。”社區居民陳女士說。
結合防返貧監測等鄉村振興日常工作,常態化組織“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居民小組長按照包片聯戶責任劃分區開展入戶大走訪、大宣講活動,認真聆聽群眾對鄉村振興、環境衛生整治、生態環保治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能當場解決的立馬給予回復,不能解決的登記匯總,“帶回”后提交社區“四支隊伍”會議討論研究后給予回復。
今年以來,沈家嶺社區按照訪民不擾民,邊走訪、邊回應、邊整改的工作方法,累計解決群眾涉及培訓需求、政策指導、鄰里糾紛等問題38件。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沈家嶺社區將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繪就鄉村振興最美底色,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開心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