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奇峰)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雙龍鎮憑借其前瞻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執行力,成功開辟出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產業發展道路。特別是其大力推廣的“陸基”高密度生態養魚模式,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的跨越式增長,更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雙龍鎮地處山區,地形地貌復雜,傳統農業受到自然條件的嚴重制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然而,雙龍鎮黨委政府并未因此停滯不前,而是立足本地實際,深入挖掘資源潛力,將生態養魚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經過深入調研和科學論證,他們決定引入“陸基”高密度生態養魚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陸基”高密度生態養魚模式,作為現代養殖技術的代表,通過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設備,精準調控水質、溫度等關鍵要素,實現了魚類的高密度、高效益養殖。這種模式不僅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和諧共生。
在雙龍鎮,這一模式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青山村作為先行試點,于2022年2月率先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先進養殖設備和技術,成功實施了“陸基”高密度生態養魚項目。該項目總投資超過65萬元,建成19口陸基魚池,投放魚苗15萬尾,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村民們通過參與養魚項目,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提高了就業技能和生活水平。
隨后,雙龍社區也積極跟進,于2023年7月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高密度養魚業。目前,已建成魚池12口,共計2000余立方米,投放魚苗8萬尾。同時,他們還制定了詳細的拓展計劃,計劃未來幾年內新增38口魚池,并將養魚業與觀光旅游、休閑娛樂、垂釣體驗以及餐飲服務等多元產業緊密結合,打造出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園區。
“陸基”高密度生態養魚模式的深入實施,使雙龍鎮的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村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社區的產業結構也得到了優化升級。更重要的是,這一模式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積極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和諧共生。
雙龍鎮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陸基”高密度生態養魚模式不僅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得力助手,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展望未來,雙龍鎮將繼續深化這一模式的應用和推廣,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