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彬東
眼下正值三夏時節,漢濱區各鄉鎮因地制宜,搶抓農時,精心組織夏收、夏種和夏管農事活動,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走進五里鎮水泥灣村千畝良田種植基地,1200畝小麥進入收獲期,放眼望去,金黃色的麥穗在陽光下搖曳生輝,微風襲來,麥浪滾滾,一派豐收景象。
“今年的小麥長勢好于去年,顆粒飽滿,預計一畝地能收六七百斤。”負責組織機械搶收小麥的卜先洪高興地說。麥田里,兩臺收割機來回穿梭,隨著拔禾輪的轉動,一壟壟成熟的麥穗,順著傳送帶進入收割機。顆粒飽滿的麥粒傾倒在早已準備好的車廂內,一會兒工夫半畝地已收割完畢。
在收割小麥的同時,旋耕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協同作業,伴隨著新翻泥土的清新氣息,一顆顆玉米種子被準確地播在土壤中,沃野良田孕育著新一輪的豐收。
“全程機械化收、耕、種,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通過機械化收割可以降低收割的損失率,把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漢濱區農機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李輝宇一邊仔細地查看墑情一邊確定適播深度,隨后查看農機作業情況并向種糧大戶講解有關農業技術。
隨著氣溫不斷攀升,漢濱區“三夏”生產服務工作也有序進行。今年“三夏”,漢濱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組織各農機專業合作社調度收獲機械1100臺(套)、耕整機械1000余臺(套)、播種機械300臺(套)投入農業生產,組織全區11個糧食烘干點做好收獲后烘干工作,同時安排四個“三夏”農機培訓指導組為搶收搶種提供技術支撐,全力保障夏季糧食作物顆粒歸倉。
油菜是漢濱區主要油料作物,張灘鎮余灣社區的200畝油菜進入成熟期,地里的收割機忙著采收,附近群眾也在田間來回穿梭忙碌。
“目前看來效果不錯,菜籽都比較飽滿。”余灣社區欣榮合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開平說,這段時間天氣特別好,合作社組織機械有序收割,預計3天便可以收割完。
“機械化收割油菜,不僅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脫粒等工作,還能實現菜籽殼均勻還田,增加土壤的有機質。”胡開平介紹。
“要趕緊播種,點種不要太擠了,保持株距。”在做好夏收的同時,漢濱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農技人員正指導村民適時播種玉米。
漢濱區農業部門一方面加強農業技術服務,指導農民科學播種,為秋糧豐收打好基礎,成立8個農業技術指導組深入鎮村指導群眾做好搶收和播種工作;另一方面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加大農資市場管理,搞好農資保供穩價,為農民增產增收保駕護航。目前,全區12.2萬畝小麥,23萬畝油菜正有序搶收。
“下一步,漢濱區農技部門將持續指導各類經營主體因時因墑搶種玉米等秋糧作物,做好玉米、水稻、大豆等提單產技術指導,確保全年糧食面積不減,產量穩中有增。”漢濱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黃長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