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茜茹
鄉村要美,美在文明。今年以來,流水鎮新壩中心社區把鄉風文明與鄉村治理有效結合,通過修訂村規民約、培育良好家風、深耕文化活動等方式引導群眾摒棄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陋習,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形成勤儉節約、崇德向善、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讓文明種子在社區生根發芽結碩果。
抓示范促引領。社區采用“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方式修訂村規民約,通過外出學習交流和廣泛征集黨員群眾意見,將移風易俗、社會公德等內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合身”的村規民約,為細致規范人情往來,完善修訂《紅白理事會》管理制度,并依托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積極宣傳和動員黨員群眾自覺破除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抵制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不斷深化黨員干部在移風易俗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將移風易俗作為黨員承諾踐諾的重要內容,以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形成黨支部統籌安排,黨員、村民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用實際行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地。
抓宣傳促氛圍。通過懸掛宣傳條幅、播放視頻音頻、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工作,全面營造新時代鄉風文明的濃厚氛圍;積極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四會”隊伍優勢,號召每個居民成為移風易俗的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確保陳規陋習一有苗頭能被迅速發現、及時跟蹤處理,形成“人人都是踐行者、人人都是監督者”的良好氛圍。
抓活動促提升。結合新壩中心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開展不同類型移風易俗宣傳活動。春節倡導理性消費、文明購物,抵制奢侈風氣;清明節倡議用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緬懷故人;重陽節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良好風尚……定期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居民牢固樹立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低碳生活、勤儉節約的思維習慣。
移風易俗,道阻且長,需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新壩中心社區將持續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創新移風易俗方法手段,持續深化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工作,讓移風易俗“落地生根”,讓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