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亞君 陳雅欣
“都說我們超聲科是臨床的‘眼睛’,對我們來說,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病灶,讓患者能盡快就醫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王新汝說。今年7月,常州市武進中醫醫院超聲科主治醫師王新汝作為武進第七批援陜醫療組成員奔赴安康,投身于漢濱區中醫醫院超聲科的工作。
因南、北方氣候、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初來漢濱,王新汝不僅要克服這些差別引起的不適,還要克服方言交流障礙,但他支醫工作的熱情絲毫不減。來到漢濱區中醫醫院后,王新汝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深入科室,主動了解、快速適應,制定極具針對性、詳細的傳幫帶計劃。“‘輸血’不如‘造血’,為當地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這是技術幫扶不可推卸的責任。”王新汝說。
王新汝曾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跟隨超聲奠基人周永昌教授進修學習,發表省級期刊論文4篇,在國家級科技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篇,從事超聲醫學工作20年的他,在腹部超聲、產科、血管超聲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泌尿系統以及甲狀腺、乳腺的常見病以及復雜病的超聲診斷與治療。
為快速提高超聲科整體醫療技術水平,掌握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王新汝言傳身教,每周進行大課理論知識講解,每天留出時間為科室醫生上機示范操作,手把手帶教,進一步提升科室醫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上機操作技巧。同時王新汝還通過分析具體病例的方式,講解典型疾病的診斷依據、診療方案,深化了年輕醫生對常見病的認識,規范了診治流程。他還積極組織武進援陜醫療組同事開展相關科室業務培訓,以落實蘇陜幫扶協作。
王新汝在教學指導時常常說:“醫學超聲是現代醫療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檢查手段,它為患者精準診療提供客觀科學依據,在某種意義上能為患者解除病痛。作為一名超聲科醫生,對超聲技術必須要精益求精。”幫扶期間,王新汝積極承擔科室的會診任務,每天不停地在多個診室之間來回穿梭,哪里有疑難病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阿姨,你的血壓比較高,動脈也有些硬化,平時一定要注意吃藥控制,還要低鹽低脂……”下鄉義診時,王新汝耐心地為每位村民進行檢查,并詳細解答各類健康問題。“雖然有時候感覺很疲憊,可一想到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的專業造福當地百姓,就感到很欣慰。”王新汝說。
除了繁忙的日常工作外,王新汝還積極參與醫院開展的義診活動。每次義診中,他都耐心細致地向群眾宣傳當地常見病、多發病篩查的重要性,呼吁大家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并指導大家對一些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識別和診斷,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剛來漢濱時,語言溝通是一大障礙,當地患者常用方言,交流時常常需反復溝通,甚至借助翻譯。但患者們都很耐心,盡顯淳樸,努力配合,讓我感動。”王新汝說。
從醫20年的王新汝,始終以醫者仁心和不斷精進的超聲診斷技術,守護每一朵生命之花。在漢濱區關家鎮的一次義診活動中,一位年輕患者前來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在檢查過程中,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與深入的交流, 王新汝憑借專業知識和經驗推斷出患者可能在心臟結構上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診斷準確,他果斷建議患者盡快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心臟彩超檢查。幾天后,患者通過電話和他取得聯系,非常感激王新汝的提醒,并告知他最終診斷結果是心臟卵圓孔未閉。
“在這件事情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患者對我毫無保留的信任。這種信任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重大,也激勵著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王新汝說。
在幫扶的短短4個多月時間里,王新汝已經融入到漢濱區中醫醫院這個大集體中,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醫療技術、專業知識、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漢濱區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努力為漢濱人民的健康事業發揮著自己的力量。“有幸能夠成為武進第七批援陜醫療組成員,是我人生中難得的歷練和榮耀。我要在第二故鄉漢濱傳承發揚武進中醫醫院‘精誠澤民 ,創 新和諧’的院訓精神,為援陜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新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