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擁軍
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是廣大家長最為熱切的共同期盼。今年以來,漢陰縣城關一小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強化使命擔當,推出“硬核”舉措,把廣大家長的“盼頭”放在心頭,抓在手頭,咬定教學質量不放松,打好質量提升整體仗,學校呈現出教師潛心教書、精心育人的良好教育教學生態。
強化管理,打好整體仗。再優化再推進全學科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雙組長”制,校領導班子親自包抓和參與管理,各年級組和每門學科由教學骨干具體負責,質量提升的責任得到細化分解,各個管理環節得到有效落實,領導班子、每位教師都成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的責任主體。堅持五育并舉,施行雙向教學質量績效考核,既面向教師個人,又兼顧年級整體;既考核班主任的任課成績,還對所代班級的總體成績進行考核,此項舉措不但激發了教師工作能動性,而且團隊力量也隨之迸發,實現同年級捆綁式合作,促進各個學科質量同步提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要求領導班子以“管理+示范+服務+指導”的多重角色下沉教學一線,做好教學常規,加強示范引領,把班子成員深入課堂聽評課節數、指導實效、分管學科和年級的質量作為班子履職成效重要參考。
立足常規,狠抓過程管理。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學實效。重視對教學常規要求的培訓和落實,對集體備課、聽評課、課堂常規、作業批改、培優輔差、考核評估等制定科學詳實的管理制度,要求達到備課重實效、課堂重高效、作業重有效、輔導重成效、考核重績效。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習興趣。集中開展“學黨史、正班風”活動,對各班班風學風、學習情況進行集中評比和反饋;召開質量檢測表彰活動,對成績優秀學生進行全校表彰,提高學生對成績的榮譽感和認同感;創新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教研相長,汲取團隊智慧。持續開展青年教師匯報課、骨干教師示范課等課堂教學技能實戰活動,完善并落實師徒結對捆綁考核方案,教師把課堂教學當作了專業成長的練兵場和競技場,變“要我成長”為“我要成長”,教研氛圍異常濃厚,追求課堂教學實效成為教研主流方向,每周集體教研活動時間得到有效利用。
尋找差距,在改進中提升。總結成功做法,逐項梳理問題,成立了以學校負責人為組長的教學常規巡查視導小組,對教學常規工作高標準要求,全方位管理。通過開展推門診斷課、參與教學研討、承擔校本培訓等活動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抓好整改提升。做好課堂提質和學生減負“一增一減”工作。該校立足課堂主陣地,扎實開展推門聽課活動,按照問題導向把重心由過去的“關注評”轉為現在的“如何改”,共同尋找差距,研討改進方法,在充分研讀教材、研究教法學法、加強備課實效性、規范板書、科學使用課件等方面提出嚴格改進要求,把提高課內學習效能和減輕學生課外負擔統一起來,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