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蕓 趙建祥)為加快推進以農促旅、以旅助農、農旅融合,漢陰縣始終堅持走休閑農業帶路、鄉村旅游搭橋、一產三產融合發展之路,通過產業建設、園區提質、環境整治、休閑創建等舉措,著力打造漢陰農旅融合新亮點。
壯大產業促融合。緊緊圍繞“南茶北桑川道園”產業布局,狠抓茶葉、蠶桑、獼猴桃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全縣發展特色產業面積12萬畝,其中茶園7.8萬畝、桑園區2.6萬畝、獼猴桃園1.6萬畝,產業規模和質量實現“雙提升”,為實現農旅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漢陰縣鳳凰山生態觀光茶園被評定為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漩渦鎮成功創建為省級十佳茶產業示范鎮。
提質園區促融合。以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為契機,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著力引進優質高效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航母型示范園區。截至目前,全縣培育各級現代農業園區99個,其中認定省級5個、市級39個、縣級55個,形成了以省級為引領、市級為骨干、縣級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集群,其中民康現代農業園區、君科現代農業園區、永豐現代農業園區已成為漢陰農旅融合樣板。
整治環境促融合。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為抓手,圍繞農村改廁、農村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內容,自2019年開始,已建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41個、推進村100個,基本實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整治了“臟亂差”,實現了“靚凈美”。漢陰先后被表彰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優秀縣、2020年度村莊清潔行動省級先進縣,平梁鎮新河村被表彰為全省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先進集體。同時,漩渦鎮堰坪村被評為安康市美麗家園示范村,20戶農戶被評為美麗家園示范戶。
休閑創建促融合。大力培育和申報休閑農業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點。圍繞產業建設、民風民俗、傳統村落等,著力打造農業產業特色觀光游、農耕文化展示游、休閑鄉村民宿游等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精品,不斷豐富休閑農業文化內涵。全面發展體驗式主題農業,通過農產品田頭展銷、現場采摘、租賃種植等,探索建立集休閑、觀光、娛樂和回歸自然等多樣化的農業經營新格局。城關鎮三元村被評定為全國一村一品休閑農業示范村,鳳堰古梯田被認定為“中國美麗田園”,特別是7月底,鳳堰稻作梯田系統入選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候選項目名單,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入選的項目,將成為漢陰農耕文化保護、農旅融合的新名片。下一步,我縣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一馬當先,繼續走好休閑農業帶路、鄉村旅游搭橋、一產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