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唐小明)近段時間以來,漢陰縣鐵佛寺鎮聚焦聚力脫貧攻堅后評估,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等領域再排查再整改再提升,以高頻次會商研判夯實工作責任、高精度自我解剖直擊短板弱項、高質量立行立改消除風險隱患,通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大文章”,有力有效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下好部署推進“先手棋”。該鎮堅持逢會必講鞏固銜接,通過鎮黨委會、政府專題會、機關干部例會和村組院落會,學深悟透政策要求,動態掌握一線實情,逐個研究疑難問題。13名科級領導堅持一線調度抓推進,黨政主要領導分片分區現場辦公,以書記遍訪“三類戶”為抓手,逐戶過篩強化幫扶,打通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班子成員每日深入包聯村督導問效,緊盯駐村幫扶、干部聯戶、災后重建等工作鼓士氣、想對策、出點子,實現精神傳達不隔天、問題研判不過夜,促進了工作往實里做、進度往前面趕。
打好問題自查“主動仗”。該鎮始終把“降低問題存量、控制問題增量、提升工作質量”作為鞏固銜接工作的剛性要求。在鄉村振興“四支隊伍”和幫扶干部常態化入戶自查的基礎上,鎮黨委、政府從全鎮抽出37名鎮村干部、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組成5個專項核查組、1個支持保障組,對照防返貧動態監測、收入核算、政策享受等基礎指標,深入11個村(社區)按照“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開展解剖麻雀式交叉互評。核查組對排查出的軟件資料缺項等3類共性問題和突發嚴重困難戶收入下降等9個特定問題,迅即向相關村和行業站所列出反饋清單20余份、提出整改措施40余條,以潛在問題查深查清確保了成果鞏固求實求真。
做好整改提升“大文章”。該鎮以有溫度、不斷檔的幫扶措施做細做實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針對各級檢查、同級自查、農戶訴求的10個大項、50余個小項問題全部實行臺賬管理并列入加急整改項目。按照“一戶一策、一人多包”的要求,鎮村兩級重點關注因災導致住房受損、基本生活困難、收入較上年度降低等風險情形,綜合采取租賃住房、危房改造、擇址新建、落實臨時生活救助、申報務工交通補貼等針對性幫扶辦法,充分保障了受災群眾生產生活。該鎮還統籌推進災后重建和“兩業”發展,動員農戶種植蜂糖李近500畝、管護桑園200畝,累計秋冬播1000余畝、就近務工100余人,合力增加人均收入,在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中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