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磊)近年來,漢陰縣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規范建設、創新機制、長效管理”的總體要求,探索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運行高效”的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助力鄉村振興。
堅持綠色理念。先后投資7億元,實施漢江綜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項目,全面治理縣域內主要江河、溝道、病險水庫,形成漢江、月河流域美麗水域岸線。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改造提升項目建設,不斷強化供水工程建后運行管理,自來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證率99.3%。目前,“四長治河”管理模式成效明顯,全縣農村人口全部達到飲水安全標準,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集鎮全覆蓋。
堅持網格管理。成立漢陰縣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縣鎮兩級河長和村級巡查員,縣委書記、縣長任總河長,其他縣級干部任副河長,對縣境內河流、溝道、水庫全覆蓋劃段包干。建立公安、檢察、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河湖長工作推進中的突出問題。制定印發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建立河湖長制“巡查+執法”機制。同時,縣財政每年列支專項經費,聘用護河員,定期定點巡查保潔,確保河道干凈整潔。
堅持問題導向。對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區實施強制性保護,嚴控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高風險產業發展。將河湖普查名錄內9條河流納入劃界確權范圍,先后召開領導小組工作會、業務專題會,對劃定設計報告、劃界圖冊進行技術論證和審查,按時完成界樁、界碑設置及公示。水利、國土、公安、檢察、交通、林業等部門聯合行動,取締和整治采砂企業,遏制非法采砂行為。同時,采取“護河員定期清理+部門集中清理”相結合的方式,集中開展河湖環境整治,清理河道“四亂”、堆料及垃圾,全面提升縣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