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愛華
今年以來,漢陰縣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全縣“四個城市”建設工作部署,堅持“三力并驅”,積極履行職責,為建設干凈城市、暢通城市、宜居城市、文化城市貢獻人大力量。
強監督、建良言、促發展
6月28日,該縣人大常委會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審議通過了《漢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出了確保總體規劃延續性、充分發揮規劃指導性、嚴格維護規劃權威性等意見建議。7月中下旬,該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縣人大代表、智庫專家成員成立執法檢查組,開展《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執法檢查組一行先后深入觀音河水庫水源地、合心村垃圾置換站、鹿鳴金礦尾礦庫、楊家壩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寶坤采石場、鐵家溝采石場等地和縣發改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單位,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隨機詢問、查閱資料等方式,詳細了解全縣貫徹實施該條例的基本情況,并召開執法檢查座談會,聽取了相關重點鎮和秦嶺生態保護重點責任部門的工作情況匯報,在充分肯定條例實施取得成效的同時,指出了學習宣傳氛圍不夠濃厚、保護工作合力不足、常態化執法監管力度有待加強等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助推了“宜居城市”建設。
強宣傳、齊上陣、共發力
3月20日,機關召開全體干部會議學習傳達了全縣“四個城市”建設、規范市民行為教育會議,縣人大常委會通過網站、干部工作微信群及時轉發《全縣四個城市建設 規范市民行為倡議書》,并第一時間轉發至代表聯絡群,代表們積極響應,主動投入到“四個城市”建設工作中來。機關干部結合日常工作,每周深入包聯的4個居民小區和所聯的太行、沙河村做好宣傳動員,著力鞏固“四個城市”創建成果。對一些門店未做好門前“四自一包”的現象,以“隨手拍”的形式記錄下不文明行為,入戶入店針對性開展宣傳引導。通過干部與群眾齊心協力,小區居民及商戶的文明行為不斷養成,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善。4月愛國衛生月活動中,將機關黨員干部分為四個小組,深入包抓責任小區,入戶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動員群眾從自身做起,增強衛生意識、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共創共享美好生活環境,營造出濃厚的愛國衛生月宣傳氛圍。
強服務、勤示范、重引領
定期組織機關干部深入包抓社區開展“垃圾不落地·漢陰更美麗”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通過單位包抓、干部帶頭,引導衛生責任區群眾落實“四自一包”衛生清潔,自覺遵守文明公約,爭當城市環境文明的先行者。在機關例會上常態化宣傳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綠色出行的文明交通理念,鼓勵干部職工盡量少開車、少騎車、多步行,低碳生活。安排機關干部到責任轄區持續開展“車讓人·人守規”交通實踐行動,引導過往群眾帶頭講文明、樹新風。機關干部值守中對不走斑馬線、亂闖紅燈的行人及時勸導制止,對不禮讓行人的機動車司機禮貌勸導指正,耐心引導“車讓人·人守規”,教育引導市民自覺摒棄陋習、守法守規,養成禮讓文明習慣,營造禮讓守序的文明交通環境。利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等節慶日,深入開展 “保護母親河”“植綠興綠 美化家園”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倡導綠色環保共建共享,持續推進土壤、水環境、空氣質量整治提升行動,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加快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