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小波
今年以來,漢陰縣平梁鎮人大代表在發展鄉村“庭院經濟”工作中,采取“三主動”的履職方式,鼓勵群眾盤活房前屋后閑置資源,因地制宜種植經濟果樹、綠色有機蔬菜、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同心同向同力建設文明新鄉村。
主動帶頭。在316國道沿線9個村,人大代表帶頭培育56戶示范戶,主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建設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小作坊、小圈舍,在房前庭院種植覆盆子、小白菜等綠色有機蔬菜,養殖土雞等畜禽,在扮靚人居環境的同時也讓自身的錢袋子鼓起來。同時在石門寺、清河、安合、蔡家河等村,人大代表積極參與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和美麗庭院評比活動,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戶參與發展庭院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庭院微經濟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為打造宜居宜業鄉村貢獻人大力量。
主動宣傳。在長壩村、界牌村,代表們走進群眾家中,宣傳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庭院經濟部署要求、政策標準,“零距離”與群眾敞開心扉、嘮家常、說政策、講道理、算清賬,鼓勵群眾盤活房前屋后閑置資源,因地制宜種植經濟果樹、綠色有機蔬菜、宜賞宜商花卉盆景等。同時鎮農業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群眾家中庭院一線教學種植養殖技術,全力服務庭院經濟的發展。截至目前,共開展技術指導5次,服務群眾220余人次。
主動監督。在義河村、新河村、二郎村,代表們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走進“庭院農家樂”“庭院大棚”,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作為、努力解決,為民排憂解難。同時走訪入戶,聽取民意,該鎮各級人大代表共計走訪基層群眾200余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80余條,并將這些意見建成臺賬,反映給相關職能站所。
庭院雖小,大有作為。平梁鎮人大將繼續發揮來自群眾、扎根群眾的自身資源優勢和特點,以家庭為陣地,以庭院為載體,以農民增收為目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繼續動員更多農戶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這塊“方寸地”,做活增收“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