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密)5月20日,恒口示范區(試驗區)邀請陜西漢中國家級朱鹮保護管理局專家為該區境內的5只朱鹮佩戴上了統一編號的國家鳥類環志中心的金屬腳環和當地編號的塑料腳環,使其擁有了首批“身份證”。
環志的佩戴,為朱鹮的遷徙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鳥類環志上的編號能夠清楚地了解該批朱鹮的屬地和身份信息,掌握和監測朱鹮野外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確保今后準確追蹤,有效降低朱鹮丟失率。同時也保障了全區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的正常開展,有效保護了朱鹮棲息地的林區環境。
近年來,恒口示范區積極推進天然林保護、荒山綠化造林和退耕還林等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緊抓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對發現受傷、生病的野生動物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治,另外,通過多年的宣傳教育,當地群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思不斷增強,朱鹮數量逐年遞增,由最早發現的3只,增加至現在的50余只(其中雛鳥20余只,成年朱鹮30余只)朱鹮鳥巢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