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廖霖 楊敏麗)魔芋一直是嵐皋縣特色農業發展的重頭戲,也是鞏固脫貧成效、助推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產業興,鄉村才能振興。這些年來,嵐皋縣將小魔芋變身大產業,綻放致富“魔力”。
鄉村振興添新力,拓寬持續增收路。新年伊始,筆者從嵐皋縣農業農村局獲悉,嵐皋縣2020年全縣魔芋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年產量11萬噸,培育加工企業5家,縣級以上魔芋園區19個,建成魔芋種芋示范園10個,實現農業產值13.5億元,芋農人均增收3020元,全縣有2668戶貧困戶8559人依靠魔芋產業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群眾都說:“魔芋是‘金蛋蛋’,讓百姓過上新生活。”
久久為功抓推進。該縣始終堅持魔芋產業主導地位不動搖。建立縣級領導掛鎮、縣鎮干部包村、村組干部抓點示范工作機制。采取項目捆綁、財政預算、部門幫扶等辦法,多方籌措資金全力推進產業建設。2020年,全縣統籌1500余萬元項目資金支持魔芋產業發展,縣財政為芋農繳納自然災害保險達60余萬元,獎補貼息500萬元,有效激發了魔芋產業發展新動能。
狠抓基地擴規模。按照“主攻林下擴規模”的思路,突出大鎮大村示范典型建設,全縣林下魔芋面積達到8.3萬畝,發展基地重點鎮10個、重點村42個、10畝以上產業大戶1510戶。持續擴大種芋基地規模。
壯大龍頭拓市場。堅持把培育龍頭、建強園區、做大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作為壯大魔芋產業的關鍵舉措,培育明富、燭山2家產值過千萬元龍頭企業,開發魔芋精粉等6大類21個魔芋系列產品,建成省級魔芋園區1個、市級魔芋園區6個、縣級魔芋園區12個,發展魔芋電商企業9家,組建魔芋專業合作社 72家。明富魔芋、燭山食業都成功創建為陜西省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安康市航母型現代龍頭企業。
突出宣傳強品牌。2020年先后在江蘇、重慶、上海等多個城市主辦和參加多場推介會和展銷會;面向全國成功征集到“嵐皋有一寶,富硒魔芋好”宣傳口號;開展了“星動陜西”大型扶貧公益“走進嵐皋”活動,面向全國制作了“嵐皋魔芋”公益宣傳片,中央電視臺主播康輝等通過“直播帶貨”宣傳嵐皋魔芋產品,嵐皋魔芋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
嚴督實考提質量。堅持把嚴督實考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健全產業發展組織構架,完善產業獎補政策和產業考核辦法,將魔芋產業納入全縣目標責任考核并強化結果運用,確保年度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今年,該縣將繼續堅持魔芋支柱產業不動搖,并按照提質量、擴總量、促效益、強品牌工作思路, 持續鞏固魔芋產業主導地位。力爭新增魔芋種植面積1.1萬畝,實現芋農人均增收3000元目標。今年縣政府已從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用于省級產業園區配套建設資金。
在全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之年,魔芋產業的發展獻上了一劑良方,也為全縣推廣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提供了科學樣本。產業培育進一步強化,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讓“土疙瘩”穩住脫貧成果。魔芋產業成了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也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吹響鄉村振興號角,再推魔芋產業發展。 目前,全縣2021年魔芋基地疏林整地、備肥備種工作已經掀起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