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嵐皋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立足實際,精心擘畫“全民反詐”工作藍圖。在歷時三個月完成中心城區街、路、巷和兩萬三千余戶的全面起底的基礎上,做到反詐 “六員大將”齊上陣,奏出“全民反詐”最強音。
當好“快遞員”
當好“快遞員”,將防詐、反詐知識“打包上門”。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聯合中心城區各包聯單位以月為單位開展掃樓清戶,按照 “一戶一檔”標準將入戶宣傳手冊發放到戶,面對面向群眾講解手冊中所列舉的20余種詐騙形式,辨別方法、防騙舉措,并同步完成每月入戶工作紀實,定人、定時、定點將最新防詐、反詐知識“打包上門”,確保所包對象不涉詐、不被騙。工作開展以來,網格民警累計走訪轄區群眾2000余戶,7000余人。
當好“推廣員”
當好“推廣員”,實現“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全覆蓋。民警在開展入戶走訪或者集中宣傳活動時,積極引導并手把手幫助所包聯戶及轄區群眾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完成填報認證,第一時間幫助用戶預警詐騙信息、快速向公安機關舉報詐騙內容,不斷提高群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意識和能力。目前,轄區已有兩萬余人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
當好“引導員”
當好“引導員”,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城關派出所以微信為媒介發動各包聯單位、干部職工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三級反詐聯絡群”,即包聯民警與包聯單位、包聯干部與包聯民警、包聯干部與包聯戶。在為包聯單位銜接“上門送教”、入戶指導,進行經驗交流、反饋問題提供平臺的同時,還有助于民警及包聯干部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實事發布預警信息、更新防范知識。包聯戶一旦遇見可疑人員及信息,方便第一時間發出求助,做到網上網下“無縫銜接”。切實起到提高群眾警惕,謹防受騙的積極作用。工作開展以來,包聯干警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累計發布預警信息2000余條,開展“上門送教”活動50余場次,解決群眾疑難問題15個。
當好“宣傳員”
當好“宣傳員”,傳播“好聲音”。民警聯合各包聯單位在小區、廣場、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壩壩會、院落會、座談會、培訓會的形式開展集中宣傳。深入群眾中近距離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的要義、重要性、常見類型、典型案例、防范舉措及補救措施等。同時,最大限度發揮黨員干部、“兩代一委”等中堅力量,網格員、樓院長、“嵐城義警”等志愿服務力量攜手共建“全民反詐”宣傳工作格局,以點帶面在全社會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輿論宣傳氛圍,向社會各界傳播嵐皋公安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決心、信心。截至目前,我所民警共組織召開集中宣傳活動70余場次,發放宣傳彩頁20000余份。
當好“守門員”
當好“守門員”,守好群眾“錢袋子”。包聯民警和干部通過“三級反詐聯絡群”、“國家反詐中心APP”、110轉警、群眾上門報警等渠道獲取第一手預警線索,第一時間發布預警防范信息;對群眾報案被騙案件及時開展止付凍結,當好“全民反詐”工作的“守門員”,最大限度防止群眾上當受騙。據統計,轄區5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發案較4月下降60%。網格民警成功勸阻3名群眾被騙,挽回經濟損失7萬元。
當好“督導員”
當好“督導員”,推進“全民反詐”見真章。將反詐工作情況納入考核,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內部督導問效,網格民警不僅為包聯單位、干部職工提供業務指導,同時還要督促其定時開展入戶宣傳,并檢查抽查其檔案資料的建立,對干部職工的入戶情況進行回訪,確保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