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牟慶紅
“走,我們到戶上去看一下,”這興許是他一天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早上手里的飯還沒吃幾口,就起身帶著村干部入戶排查了。他就是嵐皋縣紀委監委駐新生村第一書記曹松賢。
新生村位于嵐皋縣石門鎮西南部,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共236戶698人,村平均海拔1096米。今年八月,曹松賢被派駐到新生村任第一書記,兩個多月以來,他走遍了村上的溝溝坎坎,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村里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婦女兒童,青壯年普遍都出去打工了,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我們最近一直在思考探討的問題,目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第一要務,還要因地制宜的發展產業,老百姓才能脫貧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曹松賢說。
柏姐是新生村的新住戶,因為患了癌癥,住院手術治療導致生活出現了困難。曹松賢得知情況后,迅速到家進行了核實,鼓勵積極配合治療,立即與村干部一道奔走為她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和臨時救助。得知低保這么快就已經申報了,柏姐感動地說:“感謝曹書記,你們真是幫了我大忙了,讓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更有信心戰勝病魔了。”目前,柏姐經過手術治療,病情穩定。
“曹書記,我家地基昨晚上突然下沉了,”電話里傳來村民錢福安焦急的聲音。原來,由于連日降雨,老錢家屋后的地基出現部分下沉。接到電話后,曹松賢擔心雨情繼續,極有可能出現安全隱患,便迅速帶領村干部前往現場查看,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將危險房屋的物品進行轉移,商議排險方案,另一方面,他迅速和鎮政府取得聯系上報災情,申請受災補助資金。五天后,老錢看著嶄新的混凝土石坎,臉上笑開了花,曹松賢心里也算踏實了一些。
將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都辦在實處,是這位剛到任兩個月的八零后第一書記心里想的最大的事情。
忙碌了一天,曹松賢回到宿舍,給在縣城的妻兒通了視頻電話,看到兒子在電話另一頭開心地叫著“爸爸”,他沉默了一會,笑著跟兒子說:“下雨要防汛,爸爸這周不回來啊,你要聽媽媽的話,注意安全。”說完掛了電話,拿著雨傘走出了房門,前往村活動室,此時,剛好23時。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根據新生村的情況,我們認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才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尤其是新生村海拔較高,適宜發展高山特色種養殖業,以村支部‘三聯共建’為依托,以傳統種養殖業為基礎,動員農戶發展特色中草藥,形成‘短中長’期產業循環發展的路子,達到細水長流、逐步能致富的目的。目前,新生村已經完成項目規劃和土地摸底工作,相信新生村的明天一定會煥發新的生機,”曹松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