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若男
昔日“孔雀東南飛”,今朝“喜迎雁歸來”。近年來,嵐皋縣佐龍鎮持續做大做強返鄉創業大文章,充分挖掘鄉賢,著力優化區域營商環境,以鄉愁、鄉情、友情為紐帶,催生出一條返鄉創業“歸雁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之路,也為這個“嵐河茶鄉、康養佐龍”的發展帶來了別樣的精彩。
“看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家鄉這么好的創業環境,我就回來開了個公司,給鄉親們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讓他們不用背井離鄉就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嵐皋縣秦巴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淳鋒說。
今年37歲的王淳鋒家住嵐皋縣佐龍鎮亂石溝村,畢業后便外出闖蕩,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的心中始終有個夢想——返鄉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在家鄉一系列返鄉創業扶持優惠政策的驅動下,王淳鋒于2014年返鄉創辦了嵐皋縣秦巴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直接或間接帶動本縣建檔立卡脫貧戶600余人,帶動農戶人均增收1200元,給建檔立卡脫貧戶帶來了穩定收入,讓農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該鎮緊扣“以回歸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助力發展”的思路,實施能人返鄉創業工程,積極引導外出能人返鄉創業,反哺家鄉建設,帶動農民就業和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富裕、農村興旺,著力以“回創能人”喚醒鄉村發展潛能,不斷激發“歸雁經濟”的內生動力,助推鄉村經濟持續發展。
激發濃厚鄉情,共謀家鄉建設。該鎮以街道為單位,摸清在外能人的底數,建立實名制臺賬,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通過召開座談會、同鄉會,節日郵寄特產、慰問信等方式加強與在外能人的聯系溝通,征求意見建議,共商家鄉發展大計,讓越來越多的在外能人把返鄉創業、回報家鄉作為價值追求。鎮黨委、鎮政府主要負責人深入各村,指導鄉土人才聯絡和回歸工作,走訪慰問部分已返鄉的在外就業人員,跟蹤指導有返鄉創業意愿的重點人員,積極宣傳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優惠政策。
多措并舉,共推返鄉創業。成立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返鄉創業優惠辦法、人才回歸工程實施方案,從市場準入、注冊辦證到信貸扶持等環節均大力支持,暢通返鄉創業“綠色通道”。此外,該鎮對落地返鄉創業企業堅持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地出臺優惠政策,著力在項目用地、廠房租賃、道路建設以及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扶持。
加強產業引導,因地制宜發展。結合當地資源和外出務工人員自身優勢,利用富硒土地資源,引導金珠富硒食業、嵐山香椿大力發展富硒產業;利用廢棄地復墾土地,為新園獼猴桃等特色種植企業提供拓展空間。同時,該鎮培育了一批返鄉創業先進典型,在全鎮營造了支持鄉土人才回歸的濃厚氛圍。
從當初的“雁南飛”到現在的“鳳還巢”,佐龍鎮堅持把推進返鄉創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政策落實、優化創業環境,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條件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真正實現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應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效應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