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畢順 馬安妮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嵐皋發展的最大底牌。近年來,嵐皋縣堅定不移讓綠色成為發展的最美底色,繪就綠水青山,積極推動生態價值有效轉化,筑起“金山銀山”,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描繪出新時代和美嵐皋新畫卷。
嵐皋縣位于秦巴山脈中部,屬于林業大縣,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80.2%、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該縣堅持把推行林長制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率先在全市創新開發應用了高效、共享、智能的林長制智慧管控平臺,開啟了可視化、數字化、信息化林草治理新模式。
林長制全面推行以來,通過實施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修復、全民義務植樹、低產低效林改造、飛播造林等,高質量開展國土綠化工作,完成營造林8.99萬畝、義務植樹55萬株、重點區域綠化2000畝,實施松材線蟲病疫木伐除區生態修復1800畝。全面建成大巴山生態修復等7個林業重點項目。
同時,嵐皋縣依托縣域山林經濟產業和山林資源優勢,以創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為契機,實施森林撫育項目,不斷增強林下經濟、農戶勞務增收的內生動力,發揮林下經濟、生態環境保護等多重效益。
河流是城市的靈魂,是市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近年來,嵐皋縣依托“三長治河”管理機制,建立了完善的河湖長履職、暗訪督查、監督考核等配套制度,建立“一河一檔”“一河一策”,組建護河隊,投放“清漂船”,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縣河湖環境質量有了顯著提升。
同時,嵐皋縣持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扎實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鞏固“零燃放”成果;定期開展機動車路檢工作,對大型餐飲企業油煙凈化設施、汽修企業噴漆房凈化設施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全面覆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監管,加強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等各項工作。
截至5月16日,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29天,PM_2.5年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嵐皋縣縣城污水處理廠擴容及管網改造二期工程(污水處理廠擴容)于2023年4月10日完成竣工驗收,4月24日完成環保驗收,正在進行公示。目前該項目試運行正常,水質水量達標,即將交由第三方公司正式運營。已完成天然氣入戶安裝 110戶,完成氮氧化物減排0.288 噸,vocs減排0.411 噸。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的路徑也在不斷拓寬。環境就是民生,綠水青山、藍天白云就是幸福見證。如今的嵐皋縣正在實施“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戰略,一幅青山綠水、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正在蔚然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