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潔 李欣
近年來,嵐皋縣四季鎮天坪村深入挖掘、傳承、創新、利用當地非遺文化資源,積極推動非遺融入當地旅游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化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致富渠道,不斷播撒鄉土人才“火種”,持續涵養鄉村文化生態,全面推動文化、產業、人才共發展,讓非遺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三變改革,一份股權破難題。按照“三變改革促發展、旅游扶貧助增收”的工作思路,天坪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用入股到合作社內的土地林地資源、鄉村旅游資產、現有各類幫扶資金等,開展資源招商、資金投資理財、置辦實體自行運營。依托楊家院子省級旅游度假區,推動文化與經濟互動發展,與鄰村合作,融資打造楊家院子非遺美食作坊區,讓農戶參與制作與售賣,各盡其力,激發信心和能動性,解決了以往景區游客火爆村民“事不關己”、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也解決了村“兩委”直接從事經濟活動的“體制障礙”,讓群眾在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統一運營下實現增收致富目標。
三產融合,一個鏈條興產業。位于天坪村的楊家院子省級旅游度假區,現有農家樂40余家,民宿10余家,2022年接待游客6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000余萬元。依托鄉村自然優勢和發展定位,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使農產品供給需求增加,逐步建立了“山上綠色種養,山下農家消費”的產業互動鏈條,帶動了蔬菜、畜禽等產業發展,繼而催生出種養殖基地和訂單農業,推動了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壯大,最終形成了“三產帶二產促一產”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近年來,在嵐皋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天坪村積極推進神仙樹園區建設,成立了仙緣源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神仙樹400畝,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神仙樹葉”深加工廠和100平方米的“非遺作坊神仙豆腐商品售賣點”,帶動全村200余戶農民增收。該村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神仙豆腐制作技藝”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傳統工藝振興”“非遺+旅游”“非遺+鄉村振興”“非遺+產品”等發展路徑,衍生出神仙豆腐果凍、神仙樹酒、神仙樹面條等系列旅游產品,景區周邊種植神仙樹、非遺小院體驗制作技藝、景區內部銷售神仙樹系列產品,構建“產、供、銷”一條龍旅游發展新格局。
以文塑旅,一個品牌樹形象。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鎖定“嵐皋味道”美食品牌、“休閑四季”活動品牌,樹立“品美食就到楊家院子”的良好形象。以楊家院子省級旅游度假區為營銷主體,以項目或景觀為導向,結合新媒體等途徑,培養固定粉絲群,打造文旅爆款。用活省級非遺項目“魔芋豆腐制作技藝”,手工制作的酸辣魔芋豆腐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菜;傳承市級非遺項目“嵐皋摔碗酒”,打造2處網紅打卡點;縣級非遺項目“辣子雞”“吊罐肉”“洋芋粑粑炒臘肉”“三彩豆腐乳”等也成為“嵐皋味道”招牌菜。通過產、供、銷一體化,帶動了當地美食產業發展。創新文旅活動,以“浪漫之春、歡樂之夏、魅力之秋、夢幻之冬”四季品牌為主,創新舉辦“嵐皋味道”非遺美食節、潑水節、七夕節、中秋燈會、長街宴、庖湯宴、元宵社火表演等各類活動,以民間美食、休閑娛樂為特色,地方特色濃郁的鄉村旅游文化品牌效益越來越明顯。目前,天坪村把非遺文化建設納入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不斷挖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巴文化和農耕文化精髓,不斷壯大非遺傳承人隊伍,將耕雕、竹編、草編、美食制作融入現代文化元素,打造非遺文化品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