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蘇云 呂雷
嵐皋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緊緊圍繞“基層黨建全域提質年”活動部署,緊扣縣域高質量發展強化黨建職能,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落實各項任務,筑牢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保障。
深化“五星六級”,夯實戰斗堡壘。按照組織振興要求,制定支部核心強、“兩委”班子強、黨員隊伍強、集體經濟強、社會治理強“五強”標準,各村對照標準爭先創優;年底按照一到五星級和相對后進的格次評價各村落實“五強”情況,依據各村所獲星級分六個等次兌現村干部補貼。縣財政每年拿出320萬元用于落實新增補貼,五星級村支部“一肩挑”干部月補貼達到3500元,相對后進村“一肩挑”干部3000元,相鄰星級之間相差100元,副職和會計按照“一肩挑”干部的80%兌現。今年3月全覆蓋培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上半年組織四星級以上村黨支部書記開展“爭先發展 率先振興”擂臺賽,123名村干部到楊凌、咸陽等地“走出去”培訓,投入385萬元新建、改造27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村級黨組織的政治和組織功能持續加強。
開展“三比”活動,強壯駐村力量。根據駐村工作隊職責,明確干部必須遵守的4項作風要求、必須完成的4項重點任務和3條考察干部口碑途徑,細化成“比作風、比實績、比口碑”指標體系,新出臺縣直機關事業干部編制、工資人事關系轉移到鎮和組織關系轉接到鎮的“三轉到鎮、任職在村”管理辦法;鎮工作團按照“三比”要求,每半年百分制考核各村一次,縣委組織部每年全覆蓋檢查一次,年底綜合考核、檢查得分按30%比例評選優秀駐村工作隊,今年督查暗訪3次、視頻調度2次,下發通報2次,23支駐村工作隊獲得優秀,12名駐村第一書記參加擂臺賽,34名駐村人員晉升職級等級,104個村開展“建好一畝實踐田”活動,建設實踐田171畝,帶動全縣新建產業園區11150畝。
升級“三聯”機制,扶壯集體經濟。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優勢,對照迭代升級“三聯”機制部署,推動村與村建立集體所有制實體、村與企業建立混合所有制實體,出臺“提取村集體經濟經營性項目凈收益10-20%資金獎勵管理人員”措施,暢通從村副職干部、村級后備干部、村內優秀人才中選育職業經理人和引導職業經理人跨村發揮作用的“四種途徑”,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45期1643人次,新培養高素質農民132名,“七一”前夕命名表揚“全縣鄉村創業帶頭人”4名,初步確定集體經濟職業經理人40名,依托“組團式”科技特派團下派縣級特派員103名,新增村與村、村與企共建經濟實體41個、共建項目52個。
落細“五同”機制,賦能基層治理。針對社區黨組織人少事多的矛盾,按照每個社區1個縣委常委所在部門牽頭推進、2個幫扶資源充足的單位協助牽頭工作、“X”家單位就近報到的“1+2+X”模式,將95個城區機關單位安排到7個社區“雙報到”;聚焦社區黨組織統籌力弱的“小馬拉大車”困難,每個城市社區設立由縣委常委擔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建立“清單式”共建共治制度;緊盯社區原先各類治理網格疊床架屋、邊界錯雜問題,將社區原先的信訪維穩等12種網格,整合成邊界、人員、待遇“三統一”的一張網。各單位已落實共建資金70萬元,協調項目11個120萬元,投資12萬元建成初心服務站,近期圍繞創文工作,到社區拆除清理亂搭亂建亂堆150余處,清運垃圾200余車。嵐皋縣推進“五同”機制做法分別在《人民日報》《陜西日報》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