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儲德華 王全恩)嵐皋縣孟石嶺鎮桃園村近年來通過做實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按照“支部+合作社+公司+人才+農戶”的“1+N”產業聯動機制,形成了一條從種桑養蠶到桑產品生產、加工、研學、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蠶桑產業鏈,有效提升了蠶桑產業附加值,實現了農戶增收、企業增產、村集體經濟增效的“三增”目標。
強化措施夯基礎。桃園村與鄰近的柏楊林村、武學村持續深化黨支部聯建,以開展“十個一”活動為載體,緊密聯建紐帶。完善保障要素,該村通過盤活閑置土地、流轉農戶自留地、爭取專項資金等方式,完善蠶桑產業硬件配置,建成規模化桑園400畝,標準化種植蛋白桑100畝、蠶桑250畝、桑葚果50畝,栽種桑苗85萬株。在桃園村新建辦公場地、蛋白桑芽菜生產線廠房、冷庫680平方米,新建標準化養蠶室、小蠶共育室1200余平方米。同時,加強技術培訓,不定期邀請農技人員到村指導,開辦“鄉村振興大課堂”,蠶桑產業實現了由粗獷式“放養”到精細化“呵護”的轉變。
多方謀劃強鏈條。該村以黨支部引領下的安康夢桃嶺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輻射基點,與周邊的村結成蠶桑產業聯盟,共享優質資源,共商發展難題,實現村域產業優勢互補。借力支部聯建的跨地域優勢,深挖蠶桑產業鏈條,研發生產蠶桑系列產品,如桑葚酒、桑芽菜等,促進“產、學、研、用+文旅”深度融合,拓寬增收渠道,提高產業附加值,打造蠶桑特色產業園。每年蠶繭銷售額突破20余萬元,桑芽菜、桑葚酒等深加工產品產值30余萬元;積極引進第三方主體進行運營,產業鏈延伸取得實效。安康夢桃嶺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的“夢桃嶺桑芽菜”通過農業農村部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的專家評審,成功入選2023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和特質農品名錄,實現了安康市在全國優新農產品及特質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零”的突破。
合作共贏惠民心。桃園村、武學村、柏楊林村三村黨支部立足各自優勢,在建強支部、生態治理、基層治理上實現共同進步,也讓百姓真正體會到了聯建帶來的實惠。以武學村黨支部為主導,充分發揮武學村鄉村振興示范村、五星級紅旗黨支部示范帶動作用,幫帶桃園村黨支部從二星級黨支部成功創建為四星級黨支部,同時促進兩村在標準化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和作用發揮上不斷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支部更強的目標;以桃園村黨支部為主導,組織三村女性黨員群眾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即“女子護河隊”,每周五對三個村境內嵐河流域進行垃圾清理,為水清河凈貢獻嶺上女子力量;以柏楊林村黨支部為主導,在土地糾紛、鄰里矛盾上主動為轄區群眾進行調解,2022年,桃園村平安建設滿意度調查位居全縣第二,2023年,孟石嶺鎮平安建設滿意度調查居全縣第一。同時,桃園村黨支部在武學、柏楊林、桃園三村流轉土地300畝,為群眾發放地租16萬元;村蠶桑合作社開發設立了桑園管護、桑葉采摘等就業崗位,有效帶動周邊80余戶120多個閑置勞動力就近就業,實現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