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儲德華 許順順)嵐皋縣孟石嶺鎮近年來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長遠發展4個基本原則,多舉措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助力轄區群眾增收致富。
黨建引領,增收致富有期盼。該鎮各村黨支部主動扛起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大旗,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專業合作組織理事長,實現村黨支部、村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三塊牌子、一班人馬”。強化支部引領,集體經濟組織采取規劃自主、股份自籌、項目自建的方式,組織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產業園、美麗村莊,發展鄉村旅游業,村集體將“三資”入股參與生產收益分紅;將村閑置土地進行整合,通過農民土地依法流轉等方式創造收益,村集體參與收益分紅。
政府引導,集體經濟有方向。以農村集體經濟“削薄”行動為抓手,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摸清各村“三資”底數,制定印發《孟石嶺鎮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詳細規劃近三年的目標任務,并結合實際提煉總結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協作共贏型、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產業帶動型、服務創收型、項目拉動型、電商營銷型、政策轉化型“八大模式”,為各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建設性的發展方向。
整合資金,發展壯大有思路。全鎮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壯大發展的過程中,因地制宜,實行一村一策或一村多策,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發展思路,對標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八大模式”,整合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財政扶持、行業部門幫扶各類資金,摸清家底子、規劃總盤子,按年度、按階段分步規劃,建立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村一方案,為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做了長遠規劃。
多策共施,實體運行有成效。各村在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路子上,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在實現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踐行社會責任。近三年先后在武學村、柏楊林村、桃園村、草坪村實施旱改水項目1000畝,引進第三方市場主體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水稻。通過收取地租、勞務介紹等方式,讓股份經濟合作社盈利,更好地引導村民重視糧食生產,做新農人走現代化農業生產道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還流轉群眾土地種植烤煙、花卉、油菜及大豆等,確保各村集體經濟穩步增收。
截至10月8日,該鎮10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均達10萬元以上,累計收益171萬元,其中豐景村集體經濟收益達5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