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倩
在嵐皋縣孟石嶺鎮豐景村13組,一片茂密的刺槐樹下隱約有身影閃動,鄧昌兵正穿梭其中,仔細查看林下魔芋的生長情況。鄧昌兵是豐景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嵐皋縣人大代表。從2010年鄧昌兵還是一名村會計時,他就開始積極發展產業,帶頭致富增收。
2010年,鄧昌兵通過前期調研,他了解到烤煙種植“短、平、快”的特點,同時鎮上也大力支持,不僅提供了相應補助,而且還有煙草局上門收購,不用擔心銷售難的問題,于是便流轉了25畝土地,決定開始種植烤煙。真正做起來的時候才知道發展烤煙和想象相差甚多,種植的25畝烤煙第一年就因技術不成熟等原因虧了2萬元,但他沒有灰心,反而越挫越勇。
“第一年雖然沒掙到錢,但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相信第二年肯定能搞好。”鄧昌兵邊回憶邊和筆者說。也正如他所說,第二年烤煙產業便開始有了進賬,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豐景村共種植烤煙350畝,年收益達120萬元,帶動80余人增加,務工收入共70萬元。
烤煙產業搞得紅紅火火,但鄧昌兵覺得還遠遠不夠,他要帶動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于是便又研究起了林下魔芋種植。
“種魔芋一是因為縣上支持,嵐皋是魔芋之鄉,有基礎有技術,二是豐景村的土地氣候也十分適合種植魔芋,2020年經過村委會一起研究決定,我們村通過支部引領的方式,成立了景升魔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農戶就近就地務工。”鄧昌兵回憶道。
發展魔芋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資金關,村上的致富能手李加蘭在聽說了村里的情況后,主動聯系村委會,出資2萬元,為村子的發展添了一把火。眾人拾柴火焰高,最后由鄧昌兵帶頭,共組織了16名股東,人均出資2萬元,又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向信用社貸款了20萬元,終于湊齊了發展魔芋產業的啟動資金,搭起了“戲臺子”。
目前,該村的魔芋產業已經從最初的300畝發展到如今的2000畝,培育出了李長松、陳剛、程文軍等魔芋種植大戶,帶動150人共增收120萬元。
除了帶頭發展產業,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他還將為民服務的初心踐行在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幫扶單位省計量院及西北中心辦公室的幫助下,2020年,豐景村投入80萬元建設社區工廠,幫助50余名群眾就近務工增收。2021年,豐景村安裝了90盞太陽能路燈,為群眾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現在的豐景村,魔芋在槐樹林下茁壯生長,大片的煙葉也變成了“紅票子”,社區工廠的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這些畫面共同構成了嶺上別樣好“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