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延安 李嵐秦
今年41歲的鄭和香已經搬進嵐皋縣石門鎮千戶安置小區4年了,但有件事情卻始終困擾著她:樓上一用水,她家馬桶里就冒泡,咕嚕咕嚕響,雖然沒溢出來,但著實鬧心。
“越是過年過節人多的時候,這種情況就越嚴重。”鄭和香說,小區物業也多次找人疏通過,但都管不了幾天又開始了。
自今年10月份,石門鎮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把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著力點,落實落細惠民政策和為民服務,讓群眾有獲得感。
石門鎮黨委書記劉波、副書記劉春雷、月星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曉飛把千戶安置小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物業公司負責人和鄭和香所在樓棟單元住戶召集一起解決問題。應邀從縣城來的專業維修下水道的公司也及時趕到。
大家現場踏勘、了解事情,攤開圖紙、比對分析,認為:一是下水道可能有異物堵塞,二是管道及走向需要優化。
施工隊迅速上手,撬開下水池蓋板,專業疏通管道。果然發現有塑料袋等異物。接著對有關管道進行更新變向。
“各樓層都把水開著,看有沒有問題?”修理工說。
鄭和香跑上自家所在的二樓。馬桶里不冒泡了,隱隱作響的聲音也沒有了。
“現在,我們要解決第二個問題,塑料袋等異物從哪兒來的?”劉波問道。
“我家沒扔!”“我們沒扔!”大家紛紛否認。倒是一旁默不作聲的王大叔紅著臉站起來:“不好意思,剛才捅出的有個塑料袋,是我不小心碰進馬桶,我想著不要緊,就用水沖下去的。我愿意接受批評、改正并賠償。”
“我們應該向王大叔勇于承認錯誤致敬!”劉波一提議,現場立即響起一片掌聲。接著說:“我看王大叔也就別賠償了,這錢不用你出!”
掌聲再次響起。劉波接著說:“不過以后大家都要自覺一些,注意點,任何垃圾都不能再進入下水道了。”
鄭和香發現,距離通下水道快1個月了,還沒出現異常,而且,鄰里關系更和睦,樓道更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