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安妮 胡興建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近年來,嵐皋縣以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為目標,依托豐富旅游資源和區位優勢,盤活利用閑置農房,實現民宿集聚化、全域化,聚力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在位于南宮山鎮桂花村的特色“茶旅融合”民宿項目——南宮山茶居建設現場可以看到,民宿裝潢已經完成,制茶器具以及住宿設施均已采購進場,數名工人正在對裝修末梢進行清潔和維護。
“我們依托千畝生態茶園為基礎修建了這所民宿,開發了茶園觀光、采摘、手工制茶、品茶等體驗項目,目前正在進行裝修收尾工作,計劃明年3月份開始營業。”南宮山茶居民宿業主王淳鋒說。
據了解,南宮山茶居距離縣城30分鐘車程,沿線可以到南宮山、巴人部落、袈裟古梯田等特色旅游景點游玩。該項目于2021年啟動建設,累計投入900萬元,設置有容納16人同時參與體驗的手工制茶區,共計12個標準間、4個大床房、5個餐飲包間的住宿餐飲區,以及可容納50人的80平方米會議室、直播基地和用于書法寫作的陽光房、制茶廠房等功能區。
“下一步,我們還將開發多處林下木屋,打造林下康養民宿示范基地,讓游客在桂花村游得開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王淳鋒表示。
鄉村民宿保留了鄉村原始的風貌和自然特色,給予了人們休閑棲息的窗口,成為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于是鄉村民宿集群應運而生。
時下的石門鎮大河村,通過宜居農房改造項目和民宿集群化發展,干凈整潔的村莊道路以及座座白墻灰瓦的農家房屋鋪展眼前。在喻剛軍的民宿里,游客劉成亮正和當地村民圍坐火爐,說說笑笑悠閑自得。“我是從河北過來的,這邊民宿住著舒服,離各個景點比較近,感覺還是挺方便的。”
大河村毗鄰千層河、巴山大草原、橫溪古鎮等旅游景點,有著旅游開發的天然優勢。當地村民們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加入宜居農房改造行動中,盤活了閑置農房,推動實現民宿集聚化,發展特色農旅產業。
“今年我們在游客居住體驗提升上下了功夫,對房屋地磚、墻磚、電路水路以及外墻都進行了改造,現在看起來很成功,顧客對我們的評價很高。”喻剛軍說。
據了解,喻剛軍的民宿于今年4月啟動改造,設置了1個標準間、1個大床房、2個餐廳,經過政府獎補后,共計花費6萬余元。截至目前,大河村已啟動宜居農房改造50戶,已建成運營37戶,預計全部竣工后,大河村可同時接待游客200余人。
近年來,嵐皋縣以首位產業和“一號工程”為重要抓手,持續推進“旅游強縣”戰略,全面打造了“民宿+農事體驗”“民宿+文創”“民宿+研學”等“民宿+”產業體系,先后建成芳流漁歌、茶溪山莊、銀盤壹號等精品民宿38個,新增三古逸境、蓬萊仙境、全勝寨、蠟燭山等網紅打卡點30余個,民宿產業不斷提質增效、提檔升級,旅游環境和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賦能鄉村旅游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