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若男)為堅決扛起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守住農民群眾“飯碗田”,佐龍鎮以“田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全力構建集約高效、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耕地和農田保護新格局。
織密耕地“責任網”,明確耕地保護職責。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成立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田長制”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和推進“田長制”工作。結合各村耕地面積科學配備對應數量的田長,明確工作目標、職責任務、巡查頻率等要求,對轄區內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和基本農田數量等情況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積極構建“村村有田長、田田有人護”的強大耕地保護網,真正讓“良田”回歸“糧田”。
奏響宣傳“最強音”,增強耕地保護意識。通過村內廣播、宣傳橫幅、微信群、入戶走訪等方式,定期開展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宣傳解讀,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的重要性,引導廣大群眾務必做到“先審批、后建設”,絕不觸碰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在農田顯著位置合理設置“田長制”責任牌,標明田長職責、保護范圍、監督電話等內容,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共同營造人人關注耕地、人人珍惜耕地、人人保護耕地,全民都是“護糧人”的良好氛圍。
念好巡查“緊箍咒”,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持“全域覆蓋、責任到人、劃分到田”的工作原則,組織鎮村兩級田長開展常態巡查,將巡查責任落實到田間地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對巡查中發現的“非農化”“非糧化”等違規行為,嚴格落實“零容忍”態度,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從源頭上有效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建房和其他破壞耕地行為現象,將耕地保護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確保“田有人管”“田有人種”“田有增產”。
用好督查“殺手锏”,提升耕地保護質效。以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為重點,整合鎮紀委、自然資源規劃所、農業綜合服務站等部門力量,成立督查和指導為一體的督導小組,深化監督聯動,推動監督重心下沉。采取常規巡查和突擊督查、實地巡查和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各村田長制實施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針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平時巡查不認真、工作開展不深入的村進行通報批評,對成績突出的村進行表彰獎勵,以有力監督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堅強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