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孫詩漫 但漢寧
千里援醫路,濃濃幫扶情。自蘇陜協作幫扶以來,一批又一批的江蘇醫療專家來到嵐皋縣,無私奉獻、盡心盡責,用精湛的醫術托起當地群眾的“健康夢”。對于幫扶專家王海嘯來說,這趟巴山行,也成了他踐行醫者使命的重要歷程。
2024年12月11日,見到王海嘯時,他剛從手術室出來,準備去查看復診患者丁某的術后恢復情況。他介紹,丁某之前因腸幽門梗阻導致不能進食,加上反復嘔吐,來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胃癌,考慮到病情難以治愈和經濟狀況想放棄治療。
得知丁某的顧慮后,王海嘯迅速與丁某及其家屬聯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同時積極與江蘇省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胃癌MDT(多學科聯合會診)進行討論,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經過化療與手術的規范治療后,丁某恢復良好,身體明顯好轉,基本恢復了正常飲食,并于2024年11月23日出院。“多虧了王醫生,孩子們也都說手術非常成功,現在身體恢復得相當好,這都要感謝王醫生精湛的醫術。”提及王海嘯,丁某言語間滿是感激。
現年37歲的王海嘯是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2024年6月,他作為蘇陜協作“組團式幫扶”工作隊隊長來到嵐皋縣醫院開展為期兩年的醫療對口幫扶工作,除了要做好作為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行政工作外,還要兼顧醫院外一科、外二科的業務工作。
“每天早上7:45準時查房,這樣8點鐘就能正常進行部分行政工作,有時候一些手術也會安排在中午或者晚上,這樣把時間錯開就不會耽誤工作。”王海嘯說道。
此外,王海嘯與嵐皋縣醫院簽訂了師帶徒幫扶協議,采用“1+N”的培養模式將自己的醫療技術、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醫護人員。每個月還會在科室里開展一次業務培訓講座,每個星期開展兩次業務查房,積極參與指導科室手術及門診工作。
縣醫院外一科副主任熊飛介紹,王海嘯為他們帶來了最新的診治理念,進行了全市縣級醫院首例3D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經腹經肛的直腸癌根治術和縣級醫院首例熒光導航下的胃癌根治術,縣醫院胃結直腸腫瘤手術能力和規范化治療水平顯著提高,也造福了更多胃腸腫瘤的患者。
來到嵐皋已經半年,從開始的不適應到如今很好地融入,王海嘯說得益于嵐皋的領導、同事在工作與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才能讓他心無旁騖地開展工作。截至目前,他已開展高難度手術28臺,帶教5人,組織學術講座6場,有效提升了醫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
“縣內達到90%以上的就診率,這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同時我也會跟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定期開展遠程會診,從而提高相關疾病的診治水平。”王海嘯表示。
自2022年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幫扶醫院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先后派出涉及腫瘤、骨關節、呼吸、胃腸外科、心血管、影像、超聲、醫院管理等多學科專家三批17名,新建科室11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70余項,“師帶徒”19人,培養骨干醫師20余人,全面提升了嵐皋縣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鍛造了一只帶不走的“專家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