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安妮 王舒 陳博
春日的嵐皋,處處涌動著文明新風。近年來,嵐皋縣以“四美民風”建設為抓手,將“軟引導”與“硬治理”相結合,在移風易俗、文旅融合等領域持續發力,探索出了一條“民風促治理、治理助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3月13日,在佐龍鎮遠景村村委會,一場以“抵制大操大辦 倡導文明新風”為主題的“四美民風”宣講會熱鬧進行。臺上,村黨支部書記潘斗升用接地氣的語言講述著村里紅白事簡辦的事例。臺下,村民們聽得頻頻點頭。
村民李志民說:“以前大家有什么事,都喜歡辦酒席,很是鋪張浪費,也給村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通過倡導‘四美民風’,村里許多閑雜酒席都停辦了,婚喪嫁娶都是簡辦,村民都非常支持、拍手叫好。”
為提倡新民風建設,杜絕亂辦酒席等不良惡習,遠景村制訂了村規民約、發起了倡議,以召開院落會、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村民的引導宣傳,讓攀比之風逐漸消退。今年以來,已累計阻止5場次違規酒席。
與遠景村的“向內革新”不同,50公里外的民主鎮棗樹村正以“好客之情”打開“向外發展”的窗口。三月的棗樹村處處鳥語花香、綠意盎然,鄉間小路曲徑通幽,數十家民宿坐落其中,儼然一幅鄉村美、產業興、村民富的畫卷。
“這些年我們棗樹村的變化非常大,很多游客都喜歡到這里來吃吃農家菜、看看田園風光,鄉親們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了民宿、農家樂,村上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提升,大家的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棗樹村楠鄉院農家樂負責人田世榮說。
近年來,棗樹村依托獨特的田園風光,搶抓全縣“星月工程”建設機遇,明確集群式農家樂、田園景觀、生態漁業功能片區,改造85戶農戶房屋,已建成民宿14家。據統計,2024年棗樹村“客路故鄉”民宿集群累計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旅游收入超300萬元。
“我村一方面狠抓民風建設,通過開展‘一約四會’、典型評樹等活動,進一步推進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一系列動作下,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質,也為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棗樹村黨支部副書記陳復智說。
據了解,去年以來,嵐皋縣把以“孝悌、勤儉、誠信、好客”為主要內容的“四美民風”建設作為推進落實全市孝義善舉培育工程的具體實踐,通過張貼孝義善舉榜、微信廣播宣傳等形式褒獎頌揚,強化典型帶動,以“小家”帶動社會“大家”。 2024年,嵐皋縣成功推薦獲評全國見義勇為勇士1名、“三秦勇士”1名、陜西好人2名,共培育出先進典型500余人。
文明之花常開常新。在這片希望的沃土上,傳統文化與現代治理理念相互交融,民風“軟實力”不斷夯實治理“硬基礎”。“四美民風”正吹拂嵐皋大地,鄉村振興的故事正在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