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坤 周威
嵐皋縣通過建機制、樹民風、興產業、抓典型,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著力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擦亮鄉村振興幸福底色。
走進佐龍鎮馬宗村一組,干凈平坦的道路、布局有致的院落、風格統一的民居勾勒出一幅景美人和的鄉村畫卷。馬宗村黨支部書記張澤伍說,10年前這里的28戶房屋分布散亂,亂搭亂建的現象時有發生。
針對這一狀況,馬宗村黨支部通過多方走訪調研,召開黨員、鄉賢大會,最終于2022年借助省、市、縣的幫扶資金及和美庭院補助資金,開始改造民居建民宿興旅游,發展庭院經濟。
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征地拆遷、協調土地、化解矛盾糾紛等一件件棘手的事情順利解決。隨著一戶戶農家小院改造完工,屋內明亮、屋外整潔,各類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開辦農家樂的村民也逐漸增多。目前,村上正在平整土地,建果園、搞綠化,處處呈現出繁忙的景象。張澤伍介紹,村里28戶有17戶都吃上了旅游飯,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平時生意還行,每天都有兩三桌,到周末的時候生意更好,一年平均下來收入二三十萬元。”馬宗村金馬閣農家樂業主王忠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藺河鎮蔣家關村于2021年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魔芋示范村”,全村現已種植魔芋1萬余畝。這幾天,村民唐明山正搶抓時令,與家人們一起種植魔芋、移栽白及苗。
“家中一共有五六畝地的魔芋,去年賣種芋、商品芋有一噸多,賣了萬把塊錢。今年準備再擴大3畝,再種上1畝白及來增加收入。”唐明山一邊干著活兒,一邊算起了經濟賬。
當前,魔芋已成為蔣家關村增收致富的傳統產業,形成了家家種魔芋、戶戶奔小康的喜人景象。據了解,村里現有1個市級魔芋種芋繁育基地和2個魔芋專業合作社;10畝以上種植大戶120余戶,50畝以上種植大戶20余戶,100畝以上種植大戶10戶。
2024年,村里還通過和美庭院補助資金+村民自籌的方式,對72戶房屋進行了統一改造升級,讓村民們切實享受到環境改善、產業發展帶來的便利。“2025年,全村預計再改造和美庭院100戶,新增魔芋1000畝、白及1000畝,種植柏樹、芍藥、牡丹,發展中藥材產業,把魔芋和中藥材產業做得更大更強。”藺河鎮蔣家關村黨支部書記伍先忠表示。
“心中有榜樣,行動就有力量。”在蔣家關村,魔芋讓村民鼓起了腰包,也讓“四美民風”得到了傳承和接力。該村勤儉典型、誠信典型的事跡都深深印刻在村民的腦海里,村民們都以他們為榜樣,紛紛表示要學先進,明事理、帶好頭、快致富,用實際行動為村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準備在村上再推出一批孝悌、勤儉、誠信、好客‘四美民風’先進典型出來,通過典型帶動把我們村真正建成一個宜居宜業的和美幸福鄉村。”伍先忠說。
2025年,嵐皋縣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突出“佐龍杜壩村—城關茅坪村”“南宮山宏大村—桂花村”2個區域示范帶和“四季天坪村—木竹村”“藺河和平村—蔣家關村”2個流域示范帶,改建四星級、五星級和美庭院600戶以上,完成衛生廁所改造1500座,力爭新增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5個,建設“五小”庭院經濟3500余處,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