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黃積剛)11月28日,寧陜縣政府副縣長魯曉旭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政策培訓班上,就寧陜林改經驗做了交流發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期印發的第一批《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典型案例》,《陜西省寧陜縣創新公益林股份合作經營》案例入選。
2018年,寧陜縣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確定為了新一輪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承擔了“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森林經營管理制度”三個方面的試驗任務。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公益林預收益抵押貸款、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公益林管理經營創新機制、林權抵押貸款直通車等一系列創新突破。
寧陜地處秦嶺南麓,全縣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0.2%,集體林面積306萬畝,生態公益林占比達80%,農民人均擁有林地50余畝。由于公益林流轉和開發利用受到諸多限制,開發利用率極低。據寧陜縣林業局局長盧益建介紹,新一輪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啟動以來,寧陜縣在創新森林經營管理制度方面狠下功夫。探索了公益林預收益抵押貸款,公益林變成經營資產;建立了公益林管理股份合作社,強化了管護成效、降低了成本;開展了公益林經營創新,科學利用公益林資源,促進群眾脫貧增收。推行了林權抵押貸款直通車,讓群眾在一個窗口即可完成林權抵押貸款手續的辦理。盧益建說:“通過創新經營管理,撬動了‘沉睡’的公益林資源,讓資源變成‘資產’、活樹變成‘活錢’。”
據悉,2007年,寧陜縣被確定為全省10個林改試點縣之一,一年后,將306萬畝山林落實到戶、各經營主體,實現了“林有權、山有主”。2015年寧陜縣被列為“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之一,承擔了建立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財政扶持制度、建立公益林管理經營機制、推進林權流轉機制和制度建設等四項改革實驗任務。 2017年通過評估驗收,2018年被確定為“新一輪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
魯曉旭在交流發言中說:“林改以來,寧陜森林覆蓋率由林改前的85%增長到90.2%,林業綜合收入在農戶總收入的占比由75%增長到90%,實現了保護生態和促進群眾增收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