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海波
“十四五”開局之年,寧陜縣立足優勢、順勢而為,大力實施脫貧成效鞏固拓展工程、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工程、鄉村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等“八大工程”,奮力實現農村產業、人才、生態、文化和組織“五大振興”,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近日,走進寧陜縣城關鎮旱壩村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大棚里,羊肚菌、草莓等菌果讓人眼前一亮。“我們永盛佳園農業生態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羊肚菌15畝、有機蔬菜5畝、優質草莓5畝。”寧陜縣永盛佳園農業生態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呂宣勤說。
據了解,旱壩村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以羊肚菌種植、有機蔬菜產銷、時令水果培育為主導產業,高標準運作、高質量產銷。園區建成以后總規模將達100余畝,受益范圍涉及全村70余戶200余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發展是關鍵。今年以來,寧陜縣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積極拓寬群眾致富門路。堅持果、菌、藥、畜四大特色產業目標不動搖,按照產業化發展、全產業鏈經營思路,通過一業突破,帶動農業多業并舉、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帶動群眾穩定增收。該縣還持續推進產業振興“十百千”工程,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大經營主體培育力度,發展鄉村旅游,重點打造“秦嶺人家”和“子午驛站”鄉村旅游品牌,形成“暢游綠都寧陜、重游子午棧道”精品旅游線路,提升“秦嶺之心、綠都寧陜”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該縣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等工程,為鄉村振興打好“生態底色”。堅持“綠色、生態、休閑、康養”定位,突出“一主一副五鎮十個社區”布局,抓好皇冠健康小鎮、筒車灣鎮特色小鎮建設,完善廣貨街旅游集鎮、四畝地和江口民族特色鎮規劃,統籌推進其他集鎮建設;加強城鄉公路運輸網絡有效銜接,促進農村公路與農業產業文化旅游、傳承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等融合發展;有序推進鄉村建設,同時注重保護鄉村特色風貌,禁止一個樣式復制改造。同時,圍繞“八清一改”內容,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及村容村貌提升,積極開展“衛生美、設施美、布局美、家風美”農戶庭院創建工作,推動全縣71個村、農村社區環境和群眾面貌進一步提檔升級。
為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該縣以基層社會主力“網格+”方式整合基層社會治理資源,發揮三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作用,持續推進農村社會治安“網格化”防控體系和“雪亮工程”建設,消除重點防控區域和主要出入口視頻監控覆蓋盲區,全面推進“家家幫”工作,構建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相結合的管理機制,保持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深入開展道德評議活動,推行“群眾說、鄉賢論、榜上亮”等做法,發揮“善行義舉榜”和“曝光臺”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