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桂麗 王輝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加速器”,是農業產業發展的“助推器”。近年來,寧陜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總方針和總要求,積極“調兵遣將”,著力打造“高層次人才+鄉土人才+返鄉創業人才”的人才服務鏈,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寧陜縣江口鎮新莊村歐西克電子產業園區,5000平方米的科研樓、報告廳、專家工作站、辦公樓已完成室內裝修,高壓陶瓷電容器生產線、造粒塔廠房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進行著電容器成形、燒制、焊接、刷漆、測耐壓等一個個工序,整個園區呈現出一派高質量發展的繁榮景象。
“申請發明專利9項,成功申辦外貿自主出口許可,獲批陜西省2021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陜西歐西克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高維軍介紹,為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公司先后與西安電子科大、中科院、陜西理工等著名院校的6名教授博導合作,共同為企業提供戰略策劃、工程技術、材料研究,推進科研與產業深度整合。
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寧陜縣高端人才的引進和支持。近年來,該縣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建立“雙招雙引”機制,不斷創新人才引進方式,精準化對接高端人才,幫助企業凝聚科技人才隊伍,積極助推技術、項目、人才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寧陜縣招才引智工作貢獻力量的同時,積極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同時,該縣高度重視鄉土人才的培養。通過大力實施“百名鄉土人才培育工程”,采取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拉網式排查,建立鄉土人才數據庫;充分利用“農廣校+田間地頭”“線上+線下”“縣內培訓+赴外培訓”等模式,與各領域專家開展信息互動、遠程指導、技術分析、跟蹤服務;聘請省級專家、院校老師常態化開展“送培下鄉”活動。
近年來,該縣累計召開經營主體、種養大戶等技術培訓32場次,邀請省市知名專家授課36場次,參訓人數達到6820余人次;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873名,選聘產業指導員147名,實現技術服務和技術“傳、幫、帶”全覆蓋。
“一畝地的零代種挖出來賣了20萬元,地里還留著許多小的,我們又把它回種,到今年下半年商品麻開挖,這一畝地再賣個20萬元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天麻改良栽培獲得成功,“天麻王子”何登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出生于寧陜縣金川鎮小川村的何登科,高考失利后,倒騰過糧油貿易,販賣過香菇食用菌,承包經營過開巖打炮眼的營生,幾經波折后在西安當上了一名高管。2020年年初,經金川鎮招商引資,他回村注冊成立了寧陜縣科緣聞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天麻育種、栽培及天麻食品加工、存儲及銷售等,幫助父老鄉親增收致富。
何登科是寧陜縣實施“人才回引”工程返鄉創業的典型代表。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雙招雙引”工程,充分發揮駐外商會和聯絡站作用,積極鼓勵在外創業人士及優秀青年、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回村任職,并加大從退役軍人、回鄉創業人員等群體中擇優選拔村“兩委”成員的工作力度,以事業、感情、待遇、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截至目前,該縣已有106名優秀青年人才回鄉發展,回引51名優秀青年人才回鄉任職,為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