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輝 王歡
今年以來,寧陜縣城關鎮漁灣村,依托區位交通、山林土地、美景鄉愁等優勢,聚焦新農村建設,突出黨建引領,強化產業賦能,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新農村建設、產業振興帶動全面振興的新路子,開啟了村民共富新模式,為寧陜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路破題。
創新三維聯建,做強組織振興。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該村堅持“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運用“支部+”系統思維,抓實“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工作機制,積極統籌幫扶力量、整合周邊資源、促進企地合作,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積極與包幫縣直部門、縣住建局黨支部開展“城鄉聯建”,夯實部門包村、干部包戶責任;與毗鄰麻莊村黨支部開展“村村聯建”,帶動麻莊村建設300畝中藥材基地、2000頭生豬養殖基地,形成產業聯盟;與漁灣逸谷田園綜合體有限公司開展“村企聯建”,搭建“黨支部+企業”合作平臺,舉辦“鄉村振興夜校”,實現產業聯合開發、人才聯合培育,以組織振興促進產業振興、帶動全面振興。
盤活資源資產,做大康養產業。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核心。該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挖掘“八卦太極真圖”文化底蘊,引進西安海和田公司,實施漁灣逸谷田園綜合體項目。實施“黨支部+企業+鄉村發展”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創新方式原則,圍繞打造“陜南康養第一村”目標,秉承“不砍樹、不拆房、不占田、不遷人”的思路,充分利用閑置房屋、閑置資產、撂荒土地,推動“變資產為資本、變資產為資源、變閑置為利用,流轉閑置房屋17處,流轉土地100余畝,統籌整合項目資金600余萬元加快水、電、路、堰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康養文旅產業,做大做強漁灣村產業發展項目,天空下自然書店、鹿柴咖啡、放電美術館、漢唐驛山居青旅等成為漁灣村網紅打卡地,帶動了20戶村民增收,人均增收10000元。
聚焦人才引擎,做實共同富裕。農業強不強,人才是保障。該村堅持對外引進人才、發展鄉土人才、運用鄉賢人才,探索人才振興與發展之路,建立人才庫,引進高端人才12人、鄉賢人才9人,全力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構建“硬核”人才“生態圈”。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組織村“兩委”干部赴先進地區參觀學習,轉變思想觀念。突出抓好合作社帶頭人培育,著力打造實用型鄉村人才,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同時,在人才實現鄉村振興上做文章,利用當地生態資源優勢,用活政策杠桿,吸引了大批建筑設計大師、朱鹮保護專家、攝影網紅大咖等各行各業先鋒力量紛紛組團前來考察交流,參與村莊規劃建設、宣傳,合力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