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寧 胡代紅
近年來,寧陜縣廣貨街鎮人大把鄉村建設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載體,把項目工地、企業車間、田間地頭、農家院落作為人大代表履職主戰場,發揮人大代表帶頭示范作用,用真情傾聽群眾心聲,助力打造內外兼修的和美鄉村,在綠水青山之間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高質量鄉村振興之路。
人大助力興產業 吹奏生活富裕“主題曲”
為探索行之有效的產業振興之路,廣貨街鎮人大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作為,結合人大代表“五帶五做”活動,號召轄區人大代表傾情助力鎮域經濟發展,為邊貿小鎮的崛起建言獻策。
“今年天麻產量高,價格也好,還有政策扶持,明年我想再多種些。”近日,廣貨街鎮和平村郭官學家的天麻喜獲豐收,他拿著剛剛采收的天麻喜滋滋地對正在入戶走訪的鎮人大代表周世成說。
為了延伸產業鏈條,增加天麻產品附加值,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該鎮人大多次組織人大代表及鎮村產業能手到外地交流學習,邀請天麻種植專家現場教授種植技巧。同時,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在該鎮人大的推動下,沙洛、和平、北溝等村都建設了天麻加工廠,實現了天麻原產地加工、包裝、運輸一站式生產,群眾發展天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廣貨街鎮,像郭官學這樣的天麻種植大戶有30家,年種植天麻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天麻收益年年增長。
同時,該鎮人大抓住電商“新風口”,凝聚人大代表智慧為商戶出謀劃策,鼓勵商戶通過電商平臺外銷天麻、臘肉等山貨農特產品。并組織商戶代表前往西安、杭州等地學習電商帶貨知識技巧。
代表上陣優環境 譜寫美麗宜居“進行曲”
自今年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廣貨街鎮人大代表積極響應,率先垂范,主動參與鎮域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村內道路兩側、房前屋后、河道溝渠等區域進行全面清掃,清除雜草雜物,整治亂堆亂放現象。
同時,鎮人大還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監督重點,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分批分組對鎮域主干道路、房前屋后等開展全覆蓋督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村(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工作薄弱環節、空白盲點。
“這兩天,我們看到鎮村干部、紅馬甲志愿者們都參與到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中,大家都說現在的干部與群眾越來越近了。”在近期的人大監督工作民意調查中,家住廣貨街社區的劉先生對前來調查的鎮人大工作人員反饋到,自從鄉村振興開始后,伴隨著村里的路好了、景美了、環境好了,大家的心情也好了,衛生習慣也變好了。
“只有持續跟進監督,以繡花功夫做好環境“微改造”,擦亮鄉村生態宜居環境底色,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該鎮人大主席龔偉表示。
平臺保障夯基礎 奏響鄉風文明“交響曲”
作為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連心橋”,鎮村兩級代表聯絡站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陣地作用。廣貨街鎮各級人大代表在選民接待日走進聯絡站傾聽選民心聲,疏解選民郁結,宣傳新民風、新風尚,已經成為常態。
“以前擺宴席,講排場、比闊氣,現在這些現象少見了。”談起風俗的轉變,廣貨街鎮村民群眾連連稱贊。
在人大代表聯絡站規范化建設之初,該鎮人大就將聯絡站作為聽民意、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抓手。為改變群眾陳規陋習,該鎮人大結合鄉村振興整體部署,依托“聯絡站+片區”模式,廣泛開展“倡導文明樹新風”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注重培育“孝老愛親”“助人為樂”“鄰里互助”等文明鄉風,不斷增進鄰里關系和睦。
同時,該鎮人大積極助推“一約四會”作用發揮,在重大事項、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方面,突出群眾唱主角,發揮人大代表監督作用,加大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曝光力度,不斷加強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