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輝
群眾訴求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章。近年來,寧陜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把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網民留言辦理作為民生工作“晴雨表”,創新建立“接訴即辦+未訴先辦”雙輪驅動機制,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53件,工單辦結率、群眾滿意度均達99.5%以上,用“小切口”服務書寫了基層治理“大文章”。
在城關鎮濱河公園,新升級的游樂設施吸引著往來市民。“原本只盼著補塊木板,沒想到整個設施都翻新了。”提起2月份反映的濱河公園游樂區安全隱患問題,胡女士對住建部門“舉一反三”的工作方式贊不絕口。
主動作為的背后是該局“每月一題”工作機制的系統發力,通過數據分析高頻訴求,提前研判季節性、規律性問題,變被動應對為主動治理。
針對冬季供暖、雨季防汛等民生問題,該局構建“預警——排查——處置”閉環體系。去年汛期前完成23處易澇點改造,供暖季前檢修管網12公里,實現民生問題源頭防控。這種服務前置的模式,使同類問題投訴量同比下降47%。
“現在帶孩子出門安心多了。”幸福花園小區居民李女士的感受,源自該局開展的流浪犬專項整治。面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犬患問題,縣住建部門聯合公安、城關鎮成立專班,建立“巡查發現——專業收容——源頭管控”全鏈條機制,累計收容流浪犬132只,推動養犬登記制度落地。
這種“解剖一個問題,解決一類事項”的思路,同樣體現在燃氣安全領域。面對家中天然氣自閉閥頻繁關閉的困擾,陳先生通過12345熱線求助后,縣住建局立即協調燃氣公司上門排查,最終成功更換了燃氣表,徹底解決了問題。
近年來,寧陜縣住建局高效辦結天然氣入戶安裝、餐飲油煙治理、規范養犬等各類社情民意100余件,實施城區分布式清潔能源取暖改造,城區供熱面積達4萬平方米,啟動燃氣管網及戶內設施更新改造,計劃更換城區用戶老舊燃氣軟管,安裝報警器、自動切斷閥等安全裝置7000套。
此外,該局創新“群眾點單、部門接單、聯合辦單”模式,建立多個部門聯動的“民生服務共同體”,通過座談會、聯合執法破解跨領域難題。近年來,該局在老舊小區改造、停車位增設等復雜事項中,通過積極“開門納諫”,充分傾聽百姓心聲、問計于民,多渠道接收市民建議65條,先后新建改造橋梁2座,改造提升城區道路8條,打通“斷頭路”3條,投放共享電單車700輛,集中力量解決了一批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
“民生服務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寧陜縣住建局局長張富林表示,將持續深化“民呼我為”“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等工作機制,持續推動由解決“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滿足“一個人”向滿足“一群人”轉變,讓群眾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