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長安 高翔
自2018年以來,平利縣創新創業協會先后深入半邊街村、讓河村、九龍池等村開展消費扶貧、就業幫扶、公益幫扶,累計投入資金10萬余元。
這是近年來,平利縣扎實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一個縮影。縣工商聯倡導組織全縣非公有制企業和商會協會結對幫,通過土地流轉、協議用工、擴大就業、電商扶貧、公益捐贈、扶貧扶志等形式,既帶動群眾增收脫貧,又推動主體自身發展,堅持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增強理想信念教育,讓非公經濟人士與縣委、縣政府在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動上同步,為建設中國最美鄉村凝聚磅礴力量。
平利縣神草園茶業有限公司釆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長安鎮中原村、正陽鎮南溪河村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直接安排貧困戶就業18人,年平均收入3萬元,臨時用工貧困戶46人,年平均收入6320元。并且每年為中原村包幫貧困戶112 人發放配股分紅資金89600元,為南溪河村90人發放配股分紅資金27000元,每年總計投入精準扶貧資金30余萬元。
不僅是平利縣神草園茶業有限公司,全縣181家農業市場主體和工商聯會員企業結對幫扶79個貧困村、輻射帶動非貧困村,重點幫扶貧困戶增收脫貧,突出茶葉、絞股藍、生態豬、中藥材、富硒糧油等優勢產業。支持民營企業在貧困村流轉資源資產、建設產業基地、培育主導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訂單種養等途徑,把貧困群眾鑲嵌在產業鏈上實現增收脫貧。
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部分民營企業瞄準貧困戶,充分發揮就業范圍廣、渠道多、穩定性強的優勢,組織貧困勞動力到民營企業務工,獲得工資收入,掌握勞動技能,增強發展信心,加快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標。平利縣神草園茶業有限公司對于缺乏資金的貧困戶,免費為其發放種子、肥料等生產資料。累計發放肥料20余噸、豬仔100余頭、種苗10萬余株。公司先后發展訂單種植的貧困戶達到13戶,培養種植能手5人,平均每戶年增收8萬元。
不僅如此,富硒堂數字經濟有限公司等部分企業還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積極建立電商平臺,加快實現“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把貧困戶生產的綠色有機、安全生態農產品整合起來、包裝出來,走出大山、走向全國,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西安市平利商會經縣工商聯協調,在商會創業孵化基地騰出場所,設置平利縣扶貧產品專區占地60平方米,擺放扶貧產品多達20余種。
全縣非公有制企業和商會協會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以貧困學生、重病家庭、殘疾人等特困群體為重點,扎實開展結親交友幫扶活動,通過定期開展走訪慰問、捐款捐物、精神激勵、扶貧扶志,讓特困群眾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平利縣援少會籌集發放的貧困兒童學業愛心資助金超過50萬元;源點愛心聯合會給三陽衛生院捐資30余萬元購買救護車一臺,給良西小學購買價值10萬余元的教學設備;縣工商聯組織城關鎮商會38家會員結對幫扶55名城關三小貧困學生,累計捐資6萬余元。